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现行工业财务统计制度的几点问题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11-29浏览:2667下载146次收藏

浅谈现行工业财务统计制度的几点问题

俗话说“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确,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地位当然举足轻重。由此而生的,与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工业信息也就尤显重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统计作为工业信息数据传播的法定渠道和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其作用不容轻视。工业财务统计制度的设计目的是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给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所以自1999年以来,工业统计实施了新的工业财务统计报表制度。即全部国有及产品销售收入在五百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直接向县级统计部门报送财务表,县级统计部门在进行电脑超级汇总后报送上一级统计部门。特别是2011年以来,这一制度不断变革更新,使得原来逐级手工汇总上报的方式,变成了现在电脑微机操作报送的方式。使原来的“大合唱”的报表方式变成了“独唱”的报表方式。这一新制度的实行有效防止了滥竽充数的现象,使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可靠、更有据可查。

然而,在现实的报送过程中,这种报表方式带来方便便捷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有制度本身存在的,更有以往遗留问题的曝光与显露。具体表现在:

一、报表时间紧,工作量过于集中。这一问题可以说是制度本身决定的。按照2011年工业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上报时间,以辽阳县为例,县内需要超级汇总的企业有 95家,企业正常的结算时间在下个月初的8-13日之间,假设这些企业都存在正常结算后立即填表上报,那么县级统计部门在现有人员与技术装备下则需要在1-2天内完成审核、录入、汇总上报工作。因此向上级报送的最早时间也只能是14-15日。遇到星期天节假日加班加点自然再所难免。而一旦遭遇某些企业迟报的情况或其他非常情况,那么县级统计部门的迟报现象也会产生。

二、工作中基层企业的迟报现象时常发生。这一情况是新制度实施后又暴露出来的老问题。其发生原因有以下几点:

1、企业会计结账时间与统计报表时间二者在时间衔接不一致。甚至一些企业本身结账的时间较晚,再加上一些企业精减人员,使会计工作与统计工作合二为一,企业人员在结账后要分门别类地在同一时间里向几个部门报送财务表。因此,企业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当大且集中,迟报现象屡有发生。

2、一些私营、个体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没有专职从事会计和统计的人员,只是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现行工业财务统计制度的几点问题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