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CPI服装类商品采集方法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9-11-26浏览:2576下载146次收藏

浅谈cpi服装类商品采集方法

    服装类作为cpi调查的主要分类之一,所占权重较大,规格品数量众多,在价格指数编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服装类商品品种繁多而且更新换代快,不仅价格采集任务繁重,而且选取代表规格品、把握同质可比性难度大,历来是cpi调查的重点难点。为了做好cpi服装类商品价格调查工作,结合消价工作实践和探索,现就如何进行服装类商品采集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服装价格采集中遇到的问题

服装类从类别来看,分为男士服装、女士服装和儿童服装,从服装基本分类看,共计20个基本分类。

随着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服装市场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使得服装价格波动更为频繁,且服装消费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特点,更新换代不断加快,规格品常常出现断档缺货现象,给实际采价工作带来很多困难。

(一)服装规格品代表性不好选定。

根据cpi统计调查方案规定,代表规格品如果失去代表性或已被市场淘汰,必须立即进行更换,选择其他有代表性的规格品替代。但是衣着类的规格品替代难度比较大。主要由于:

1、品牌更新频繁。服装市场商品更新快,品种多款式多样,市场化竞争使得服装品牌更换频繁。各大商场为了抓住有限的线下市场,品牌更迭屡见不鲜,服装类商品经常断档缺货。cpi调查制度规定同一规格品价格基期、报告期要同质可比,由于产品更新换代快、上市周期短,给服装价格采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不少规格品确定才一两个月,再去采价就找不到了,服装价格要达到基期、报告期同种规格完全同质可比有很大的难度。

按照现行的价格调查制度,替代服装规格品必须满足与原规格品同等质量,品牌一致,款式、档次相近等要求。但从市场调研情况看,柜台销售的品牌服装往往是一个尺码或是一个花色仅此一件或是少数几件。出现断档缺货的情况,替换规格品难度显著增加。

2、市场价格变化快。服装是季节性商品,款式品种更新快,上下市涨跌幅度大。不少规格品选定一个月左右,就可能面临降价、断货、售罄、下市。调研中发现,海贝女装品牌新款上市时是原价销售,半个月后为8折售价,一个月后就降为6.8折促销。该规格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采用6.8折价作为成交价。我们采集的价格以7折以下的折扣不代表市场主要趋势,价格不能使用。

 (二)采集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市场实际

1、服装采取固定季节周期采价存在偏差

服装商品的季节较强,如冬装每年仅销售3-4个月,其余月份一直处在缺价状态。目前,服装类商品下市后的价格处理办法是沿用最后一期价格,直至新品上市后用新价格替换。比如男士棉服,商场一般10、11月份上市销售,到第二年3月份就沿用最后一次采集的价格,导致季节性服装长达半年多时间价格延用,这样用部分假定价格不变的商品去计算服装类价格指数,也存在一定偏差。

季节性规格品在下一年新品上市时采用上年固定的采价周期。在实际采价中,天气等因素会影响服装上市时间,服装规格品会在前后两年的相同月份产生一定的价格差异。例如,当年入冬时气温偏低,冬装提前上市,导致折扣活动出现时间早,12月初次采价时就已经是折扣价。第二年冬季转温暖,12月冬装陆续上市,新品一般按照原价销售,折扣空间少。初次采价时的价格会明显高于前一年同周期价格。

2、促销手段繁多难以把握实际成交价

服装打折、促销时,实际成交价格难以把握。按照cpi统计调查方案,如果商品的挂牌价格与实际成交价格不一致,应采集实际成交价格。服装类大多数采价频率是一月两次,即每月的10日、25日,并且促销(折扣)周期在七天以上,才能纳入采价范围。但在实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浅谈CPI服装类商品采集方法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