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11-26浏览:2634下载204次收藏

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

xx县是农业大县,也是深度贫困县,农业基础条件差, 生态环境恶劣,地形支离破碎,水土流失严重,贫困人口基数大,水保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县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揽,以脱贫攻坚为主线,以梯田建设和流域治理为抓手,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核心要求,坚持不懈兴修梯田,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促进了脱贫攻坚进程。

一、梯田建设历程

自新中国成以来,我县把梯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民生工程,坚持常抓不懈,从上世纪70年代党员干部带头,实行“大兵团作战”,到80年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的“零星突破,集中会战”,使梯田建设从被动逐步转向主动,从分散治理逐步走向集中连片规模治理。直至90年代后期,随着机修梯田建设的全面推广,梯田建设实现了由人工修筑为主向人机结合、机修为主转变,坚持春、夏、秋修建相结合,群众集中修建与专业队常年施工相结合,机械平田与人工筑埂相结合,分散治理与集中治理相结合 “四个”相结合的原则,打破村、组、户地块界限,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流域推进,使昔日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稳产、增收、高效的基本农田。

二、梯田建设现状

xx县位于甘肃东部,庆阳市西南部, 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固原,南靠泾川、平凉,北依环县、庆城,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海拔在1101—1767米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500毫米,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8500吨/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模数为38000立方米/平方公里·年,区域内沟壑纵横、森林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干旱少雨,灾害频繁,全县共辖19个乡镇,215个行政村,总人口53.13万,其中农业人口49.38万。总土地面积3502km2。据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共有耕地面积228.98万亩,经过多年的规模化治理,已修梯田面积130.7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57 %,实际人均梯田面积2.30亩。

目前,剩余坡耕地98.21万亩,其中:5o-10o面积15.62万亩,10o-15o面积23.74万亩,15o-20o面积23.8万亩,20o-25o面积17.81万亩, 25o以上坡耕地面积17.24万亩。剩余耕地坡度大,地形破碎,生产能力低,农民增收缓慢,呈“北部居多、南部分散”;“北部人均耕地多,与梯田交错镶嵌,南部耕地少耕作道路不通撂荒严重”等特点。严重制约着我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因此,只有加大梯田建设力度,配套修建涝池、水窖、排水渠等坡面水系工程,才能有效地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减少坡面冲刷和水土流失,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土资源可持续合理开发和利用。

三、深度贫困村现状

据统计,全县17个乡镇80个深度贫困村总耕地面积594637亩,其中梯田面积407725亩,坡耕地面积179720亩。现有农户31937户,农业人口131029人,其中贫困户16042户,贫困人口67666人,贫困人占51.64%,人均占有耕地面积4.5亩,人均梯田面积3.1亩。总体上来看,区域内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广,贫困人口比例大,兴修梯田不仅为贫困山区谋求了脱贫致富的基本出路,也为贫困人口铸造了“金饭碗”。

四、梯田建设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项目建设合力

多年来,梯田项目作为一项惠农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梯田建设纳入目标考核管理,逐级签订了责任书。成立了由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主管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梯田建设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