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25-05-05浏览:2815下载248次收藏

xx市的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同省内的大部分地区相比,起步较晚,观念上比较落后,从开始调整种植业结构,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着省里提出的“北菜南运”以及《标准化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的扶持,我市鲜食玉米产业才出现高速发展,由于鼓励“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我国甜玉米加工企业基本上建于主区,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优化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鲜食玉米生产促进了农产品向高产、高效、优质等方面的发展,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是现代农业的具体体现。

一、鲜食玉米的生产现状

我市鲜食玉米生产2015以前仅为零星种植,且品种主要为常规品种垦粘一号等,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地区分布全市各乡镇,2019年全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0.8万亩,其中以xx镇、xx乡、xx乡、xx镇、xx镇等乡镇种植面积较大,这些乡镇的鲜食玉米种植般历史较长,生产基地稳定,生产面积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有效果穗产量不断提高,目前我市鲜果穗产量已超过了2亿穗,效益约3500万元。我市鲜食玉米产品主要为速冻糯玉米穗、真空包装甜糯玉米穗、速冻甜玉米籽粒等深加工产品,加工形式以速冻果穗为主,真空包装的整穗加工为辅,约占80%,速冻切粒包装形式占5%,玉米浆等其他产品占15%。其中60%直接速冻贮藏保鲜反季节消费,约20%的糯玉米采用蒸煮真空包装形式加工。种植品种有京糯2000、262、万糯等10多个品种;全市现有11家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仓储能力3亿穗,加工能力1.5亿穗,这些工厂大小不一,加工能力和销售量相差悬殊,企业设备简单,手工操作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的地理优势和土壤优势,生产的鲜食玉米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深受南方市场的喜欢,据市场调查,我市生产的鲜食玉米是南方市场上紧俏品种,供不应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多样化,对鲜食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为满足市场需求,我市鲜食玉米产品的加工量应在20亿穗左右,鲜食玉米的生产、加工、销售将形成一体化融合发展,成为我市农副产品的支柱产业,但是仓储能力和加工能力不足,满足不了产业发展所需的规模,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二、鲜食玉米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加工企业规模小而分散

目前我市鲜食米的种植面积约10.8万亩左右。经过多年发展,在我市相继建立了10多家鲜食玉米加工企业,其中部分企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由于基地原料供应、加工能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尚无大规模企,最大的企业年加工能力也不过具有2000万穗,同时鲜食玉米加工企业不注重质量和品牌建设,导致终端消费受阻,市场行情好时一哄而上,行情不好时纷纷低价抛售,导致产销失衡。此外,受观念的影响,一些企业不认真做市场调研,盲目投资建厂,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投资成本和经营风险;不注重品牌建设、热衷于短期效益、作坊式生产、贴牌委托加工生产、在销售环节打价格战,这些行为严重影响我市鲜食玉米产业健康发展。

(二)产业化程度偏低,生产效益稳定性差

尽管我市鲜食玉米生产发展较快,但产业化程度不一,总体偏低水平,生产的鲜食玉米产品,相当一部分以果穗形式流向市场,目前我市鲜食玉米加工企业有11家,除3家加工规模较大的以外,其他的生产规模较小、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精品、名品少,由于加工消化能力低,这些企业鲜食玉米果穗的外销常受制与人、年际间价格因素较大,稳定性差。

(三)大面积生产所用种子多乱杂,无突破性品牌品种

大面积生产上,审定的抗性好、稳定性好的种子,由于推广不到位和价格高等因素影响,普及率不高,还有的经营者追求眼前利益,盲目引种一些未经审定的抗病性不强,适应性较差的种子直接进入大面积生产,影响了产业发展。

(四)良种良法不配套

    优良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产量,更重要的是提高食用品质、加工品质、外观品质,不同的土壤条件,不同的种植方法,对鲜食玉米的品质均有影响,生产上良种良法不配套现象较普遍,如不设隔离带,致使相互串粉,降低了原有品种的特质、品质和风味,在轮作换茬方面,由于连作造成病虫害严重发生,降低产量影响品质,在采收时期由于掌握不好采收时间,果穗过老或过嫩,影响了鲜食口感和风味等,这些基本的种植技术掌握不好往往导致效益下降。

(五)鲜食玉米发展上有很大的趋同性和盲目性

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中,鲜食玉米作为主要内容,由于品种栽培、技术加工、市场渠道未做好,效益不稳定,总整体上看,鲜食玉米以果穗儿进入市场,由于市场容量很大,但在没有龙头加工企业作为后盾和订单生产的情况下,盲目扩大种植,必然导致局部过剩,降低效益,另一方面,种植时间过于集中、种植面积较大、集中上市、短时期内市场饱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鲜食玉米生产的效益。

三、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

    我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前景巨大,为使鲜食玉米产业在我市快速健康发展,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一是要加强审定优质品种的引进,鲜食玉米不但要像普通玉米一样具有高产稳产、多抗广适,更重要的是还要营养品质高、口感风味好、消费者喜欢吃,并且还要在成熟期,籽粒颜色,果穗加工等方面多样化;二是提高新品种在生产者和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在新品种种子质量方面,要加强市场保护和管理,严防假冒伪劣种子流入市场,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鲜食玉米新品种,种子品牌化、产品精品化,从而提高区域品牌知名度。

(二)扶持一批龙头加工企业

扶持龙头加工企业是扩大鲜食玉米生产规模,并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根本,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龙头加工企业,特别是鼓励和优惠民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在农村发展,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生产基地影响千家万户。龙头企业根据加工能力和市场需求制定生产计划,组织农户生产,产品由企业收购,加工,销售,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这样经过不断的创新,就能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促进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大鲜食玉米优质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培训力度

良种良法配套是鲜食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在鲜食玉米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攻关研究,针对不同土壤条件,在品种选用、播期安排、茬口布局、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技术环节上,制定出一整套高产、优质、高效、高品质、高商品性的综合栽培技术方案,制定出鲜食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鲜食玉米产品质量标准,进而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在种植环节上积极推广地膜覆盖、大垄双行、滴灌与测土配方施肥、植保、综合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栽培技术;为避免生产的集中性,应积极示范推广春播提前、秋延后栽培技术;积极推广玉米秸秆综合再利用技术,先是玉米采收后的秸秆营养丰富,是发展养殖的好饲料,在鲜食玉米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应大力发展养牛、养羊业,提高鲜食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益;积极推广以鲜食玉米为主体的立体空间种植,在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可推广应用套种模式,提高种植效益,如中药材套种等。

XX市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