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建国七十周年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9-08-24浏览:2496下载266次收藏

建国70周年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钢筋水泥奏响住房变奏最强音

  梦想有间屋,住着一家人,飘出一串笑。中国人,一直有个关乎钢筋水泥的安居梦。

  前奏:居者忧其屋

  “刚嫁过来的时候,跟你爷爷奶奶挤在两间矮平房里,人站起来了,头抬不起来,踏进门槛,就是高低不平的泥地,头顶梁上挂着两只竹篮,还听见老鼠在梁上叫呢。”今年 70的老妈常会讲起这个陈年段子。

  她说的这屋,也是我出生后住了有10个年头的石头房。这是爷爷亲手挖的地基。他五个儿子,结婚就一人分两间,老人就随小儿子——我父亲住,我们姐弟三人加父母、祖辈,三代七口人,就挤在两个小房间里,只能对面搭两张床,床板上铺点稻草,盖上粗布床单,几个人紧挨着睡,一夜不得动弹,睡得是腿酸脚麻。

  房子就顶上开个小天窗,一到夏天,石头墙烤得滚烫,屋子像只不透气的箱子。父亲把门板卸下,两张长凳一搭,一家人就睡在门前露天。最怕的是下雨,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奶奶指挥我们手忙脚乱搬出家里所有木桶、脚盆来接水。最能检验房屋质量的时刻是年前。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母亲把笤帚绑在竹竿上,清理蛛网。碰到旧屋梁和老墙面,木屑、石灰“剥剥剥”飘到眼睛里,吓得妈妈边躲边叫。吃过晚饭,就着油盏,父亲把石臼挪到正厅,母亲用冻成红萝卜的手把浸透的糯米捞出来淘洗晒干,慢慢倒进石臼,父亲深吸一口气,高举冲把,“咚-咚-咚”,震得全屋都在摇晃。

  1983年,我11岁,父母含辛茹苦、辛勤劳作,终于把前排的猪圈翻建成了两间高敞的瓦房,外婆家挑来面条、团圆、糕馒作为贺礼,当时全家很是自豪。可惜,房间还是只有一个,我只能让弟弟妹妹睡下边,我爬上竹梯,睡在阁楼上。夜里睡觉都战战兢兢,老怕自己睡相差,掉下去。

  变奏:居者有其屋

  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分田到户,让勤劳的父母大展身手,手头慢慢有了积余。85年,镇上的我们农田全被征用,父母都进了工厂成了“土地工”,每月都有工资发,经济明显好转。1990年,父母决定造楼房。爹爹拿出笔来,在废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建国七十周年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