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我县“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9-08-22浏览:2708下载201次收藏

大邑县“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一、规划实施情况总体评价(一)规划实施的总体成效

“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实施以来,我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十字方针”,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较好地完成了人口发展工作任务,人口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人口分布更加趋于合理,人口治理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惠及大众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成,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态宜居城.创意新大邑”提供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二)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我县“十三五”人口发展涉及14项主要指标,截止2018年6月,常住人口、人才占比、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等3项指标提前完成,占指标总数的21%;户籍人口、总和生育率、出生人口性别比、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孕产妇死亡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7项指标预计到2020年能够完成,占指标总数的50%;人口自然增长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婴儿死亡率、人均预期寿命等4项指标预计到2020年完成存在困难,占指标总数的29%。

 

 

大邑县“十三五”人口规划中期评估发展目标完成情况表

领域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年目标

2015年

2018年6月

预测2020年完成情况

 

人口

规模

户籍人口

万人

≥51

51.2

50.9

能够完成

常住人口

万人

≥55

50.8

55.9

提前完成

总和生育率

1.5

1.1

1.29

能够完成

人口自然增长率

4

0.86

-0.15

存在困难

人口

结构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3-107

 

104.7

能够完成

人才占比

%

28

 

29

提前完成

人口

分布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52

45.1

46.19

存在困难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

42

41.1

42.72

提前完成

 

 

人口

质量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

14.8

14

14

能够完成

孕产妇死亡率

/10万

≤9.5

 

0

能够完成

婴儿死亡率

≤3

3.25

4.15

存在困难

人均预期寿命

81.6

79.01

79.73

存在困难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

%

全覆盖

97

97.4

能够完成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

全覆盖

97

98

能够完成

二、主要任务进展情况(一)完善人口增长调控机制,引导人口合理布局

逐步建立起人口集聚与城市发展规划相衔接的联动调整机制。2017年,我县编制了《大邑县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科学框定了我县远期人口规模和空间布局,至2035年,全县人口规模77.2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65.7万人。全域统筹空间布局,构建了“2+9+100”的“区域中心城-特色镇-新型社区及林盘聚落”三级城乡体系,全域形成“双城两轴、五区多点”的城乡空间结构,县城空间优化形成“一主四副,双轴五片”的空间结构,人口布局逐步趋于合理。

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人口集聚趋向合理。在“区域中心城-特色镇-新型社区及林盘聚落”三级城乡体系的基础上,明确了产业发展平台、构建产业生态圈层、发展新型经济体系,县域范围内构建“9+1”产业功能区空间布局,以沙渠小城市,安仁、新场、花水湾、青霞等特色镇和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为抓手,实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及相关产业项目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县城南北历史轴线全面呈现,东岳万人小区建成投用,祥和等田园综合体示范项目建成入住,王滩湿地公园、沙渠湿地公园、百里花廊等生态项目加快推进,建成城区斜江河等绿道79.7公里,实现国家级生态乡镇全覆盖。新(改)建村组道路181公里,成功创建全省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成蒲铁路和空铁试验线项目加快实施,大邑步入一城双铁时代,人口正逐步向县城、特色镇、林盘聚落等宜居区域集聚,城乡人口承载力不断提高。

(二)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优化人口发展质量

推动学习型大邑建设,人口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围绕教育综合改革“1511”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十大品牌工作”,全面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探索互联网+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有效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完成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新投入使用15所公办幼儿园,125个教学班,3750个学位,新建潘家街小学校舍约9720平方米及附属配套。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开展“传承经典.书香大教—全民阅读校园行”活动,继续开展省级学校体育整体推进改革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学校艺术教育,深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和梦想中心建设。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优质发展,全面推行公办幼儿园“一体化”管理改革,出台了《大邑县关于促进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发展的实施意见》,高标准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建立和完善了公办普通高中学校综合预算保障制度。

推进健康大邑建设,人口健康素质有效提升。积极打造县城健康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公立卫生院改扩建项目, 57个村卫生站建设项目全面开工,6家基层机构诊疗设备已完成采购。发展医养结合,开展医生定期巡诊养老机构及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心理疏导、免费体检、绿色转诊等服务,进一步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加强文明大邑建设,人口思想道德素质逐步提高。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工作。2016年至今,全县成功创建县级文明单位14个、文明村(镇)97个、文明社区29个。扎实推进“三美”示范村创建。全县共计成功创建10个市级“三美”示范村,2018年,正在打造5个市级“三美”示范村、4个县级“三美”示范村。扎实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道德模范·大邑好人”评选表彰、“身边榜样·大邑力量”典型选树等活动,共推荐当选“四川好人”2人、“成都好人”16人、“成都市道德模范”1人,城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实现全覆盖。

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建立了大邑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指导督促全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全面签定了《农村留守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认书》,确保留守儿童有人监护、有人照看。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困境儿童保障,成立了“雪山暖阳”工作室,由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开展关爱保护儿童活动。建立了妇女儿童之家,着力开展了对妇女儿童的关爱保护活动。建立了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阅览室、梦想中心等关爱保护活动阵地,定期开展了相关的未成年人教育关爱保护活动,效果明显。

(三)推动产城一体发展,以发展带动人口集聚

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实现人口增量集聚。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坚持旧城更新、新城建设协调并进,“十三五”以来重点实施一批基础性、功能性、民生性城市工程,着力构建“三高三快十八联”交通网络体系,建成区面积扩大到20.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6.19%。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2018年上半年城市人均公共绿地达到9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45%,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6.06%。公共服务品质有效提升。计划2018-2020年期间实施总投资470亿元的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74个,到2020年,基本建成15分钟公共服务圈,初步形成生态宜居、交通便捷、人文彰显和生活保障体系健全的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对人口的吸附力。

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迁入产业人口。校地企合作进一步加强,有效吸引产业人才。借力校企地战略合作、第三方人力资源机构,组织410家企业参加线上线下专场招聘60余场,9000余名求职者参加面试,帮助企业成功引进急需人才321名。搭建产业人才培育平台。首创成都非公企业学院、微党校、党建大课堂、幸福公社讲堂等全新人才培育平台,开展各类培训 2570 余期,启动“大邑人才讲坛”系列活动,邀请国内外顶尖人才、产业高端领军人才传道授业解惑,已举办活动4期,新增“大邑智库”专家团成员4名。产业组织服务发挥重要作用。组建大邑人才发展促进会、企业家协会、农业职业经理人协会、社会工作者协会等各类本土人才组织 6 个,成功举办“蓉漂人才日”、“千人计划专家走进大邑”等多个活动,为人才提供信息共享、业务提升、品牌营销等专业服务,带动产业品牌提档升级。

以新经济发展推动创业人才的集聚。探索构建新经济产业格局。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聚焦新经济发展“六大形态”和“七大应用场景”,以安仁文创文博集聚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区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我县“十三五”人口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