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领导,同志们:
刚才,xxx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切实抓好我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我讲3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课题,是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上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狠抓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着力解决重点领域环境保护突出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共进。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有效推动结构性减排,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清洁能源装机占全州总装机的83.3%,绿色生产体系加快构建,形成了“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良性循环。二是生态安全屏障不断筑牢。天然林保护、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盈江国家湿地公园、瑞丽珍稀植物园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有序推进,梁河南底河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成功,各类保护地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21%。生态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完成人工造林99.4万亩,巩固退耕还林31.5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2.8万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84.2万亩,一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连续19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8.8%。三是环境整治成效明显。环境质量监测和执法监管全面加强,污染减排、水土气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初见成效。中央、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改。瑞丽、芒市省级生态文明城市和18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通过省级技术评估审查,创建45个州级生态文明村。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基本农田保护划定工作圆满完成。实施土地整治61.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394.2平方公里,生态修复35.1平方公里,地质灾害得到有效防治。河长制全面建立,设置各级河长2445名,河湖库渠管理保护工作得到加强。四是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镇综合承载力全面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45%。芒市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卫生城市,瑞丽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芒市生态田园城市、瑞丽现代化口岸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改造、新建市政道路179公里,新建污水管网200公里。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一批美丽乡村。成功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16个。实施城市棚户区改造1.7万户,拆除“两违”建筑面积101.5万平方米。全州乡村更加秀美,城市更加宜居。全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我州还有很大差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较为严峻,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枯水期为五类或劣五类水质,芒市城市空气质量有持续下降趋势。二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压力较大,局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三是环境治理基础仍然薄弱,个别县市、个别单位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执行还不到位。企业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公众参与环保意识较弱,环保基础设施短板较多。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始终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我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当好云南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标兵。
二、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筑牢生态环保基石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针对重点领域,抓住薄弱环节,明确要求打好三大保卫战(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七大标志性重大战役(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着力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各级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安排部署,坚持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结合德宏的实际,就是要着力打好打赢青山、绿水、蓝天、重要生态功能区、清洁家园五大保卫战,突出重点打好7个标志性战役,持续改善全州生态环境质量筑牢生态基石。
(一)打好以芒市大河为重点的三江四河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
认真落实“河湖长制”,对照“水十条”要求,强化大盈江、瑞丽江、龙江、芒市大河、南宛河等重点河流和孔雀湖、龙江水库、麻栗坝水库、凯邦亚湖等重点湖泊保护,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从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全面控制污染物、着力节约保护水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强化科技支撑等八个方面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把保护和修复芒市大河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开展芒市大河流域水体水质提升工作,修复水环境、水生态,按照《德宏州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水体达标方案》,严格执行已划定的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确保芒市大河风平断面水质得到持续改善。
(二)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
9月8日至11日,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第二轮督查对德宏州进行了督查,9月11日,国家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发布了题为《生态环境部通报水源地专项第二轮督查进展部分水源地环境整治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通报,通报中指出云南省、陕西省5个州市存在的8个问题,其中,指出德宏州梁河勐科河、盈江木乃河水源地4个环境问题整治工作滞后,多数问题仅制定了整治方案,尚未开展实质性整改工作。虽然只是被通报2个水源地有问题,并不代表其它水源地就不存在问题。各县市要认真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整改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对存在问题抓好整治落实。要落实好水源地保护管理职责,建立水源地保护齐抓共管机制,由环保部门牵头,组织水利、林业、农业、国土、公安、水源地所属乡镇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形成长效机制,严厉打击水源地保护区内违法排污、违法建设、违法养殖、非法采石、偷砍盗伐林木等违法行为,构建政府统领、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采取农田封禁、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植物缓冲带等措施,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监管和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和动态跟踪,持续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饮用水安全。到2020年,乡镇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全面完成保护区划定,单一水源供水的城镇完成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
(三)打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
在全面排查黑臭水体的基础上,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措施整治黑臭水体,实施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加快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加快推进城乡污水设施建设与改造。2018年,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入河排污口清理整治。到2020年,芒市城市建成区实现污水管网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梁河、盈江、陇川县城和瑞丽市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95%以上,芒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5%以上。同时,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限期进行达标改造,坚决减少工业集聚区污染。
(四)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要认真贯彻落实《德宏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以加强村庄规划管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和提升村容村貌为主攻方向。到2020年,乡镇生活垃圾实现全收集全处理,村庄生活垃圾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基本完成农村地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基本遏制城镇垃圾、工业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向农村地区转移问题;全州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村庄、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
在全州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
本文2019-08-15 10:27:53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4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