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在生态建设中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的建议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9-07-23浏览:2944下载265次收藏

几年,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重要指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依托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果产业,林果经济发展势头总体向好,但还存在诸多制约林果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误区导致生态林与经济林发展不均衡。我市发展林果经济可以用“波澜起伏”来形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果树大战,部分县区曾经出现“大规模栽植,大规模砍光”的现象。受历史原因的影响,很多人认为我市气候寒冷,降雨偏少,土壤贫瘠,加之经济林周期长、投入大、收益慢、御灾能力低,不适宜发展林果经济尤其不宜发展鲜果,造成生态林和经济林发展不均衡,生态环境虽有明显改善,但经济效益远未真正体现。

二是规划实施刚性不足且与脱贫攻坚尚未深度融合,是群众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县区虽然将发展经济林纳入“十三五”规划,但规划大部分未能付诸实施,与脱贫攻坚联系的不够紧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规划不能落地生根。各县果品基地虽有发展,但大多数规模小、总量少、增速慢、链条短、规模效益不高。

三是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鉴于林果成林后收益稳定,且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的实际,一些地方也出台过扶持林果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但由于县级财政资金紧张,上级项目资金不足等原因,没有得到一以贯之地落实。此外,一些林果农由于受自有资金少、获取贷款支持难、初始造林投入大等问题制约,发展后劲不足,成为制约林果发展的瓶颈。

四是集约化生产水平低。主要表现在栽培技术理念和模式落实后(比如乔化砧苹果栽培),不适应现代果品产业发展;林果基地建设规模小,龙头加工企业实力弱,产业链条短,名优特产品少,示范带动能力低,开拓市场的动力不足;果园机械化程度低,人工投入大,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在生态建设中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的建议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