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我州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的几点思考

栏目:城建环卫发布:2005-03-29浏览:2489下载121次收藏
  加强生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2001年4月,朱镕基总理视察湘西,明确要求我州千方百计抓好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环境保护和建设。5年来,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谨记总理的教诲和嘱托,以生态州建设为目标,以退耕还林为重点,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多种原因,我州退耕还林中也存在着许多令人担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州退耕还林取得的主要成效
我州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永顺试点、2001年全面铺开以来,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366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87万亩,宜林荒山造林179万亩。项目覆盖全州219个乡镇、2596个村、50.65万农户。国家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2.7亿元,其中种苗及造林补助费1.72亿元,现金补助1.09亿元,粮食折现补贴资金9.89亿元。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建设,改善生态状况,提高各级干部群众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而且增强了广大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二、我州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州退耕还林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被群众誉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庞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以及思想、物质准备不够充分等原因,工作中也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规划布局不尽合理。我州退耕还林工程虽然实行了先行试点示范,以点带面的运作模式,但由于工程建设任务重,要求时间紧,准备不充分等原因,大多数项目区都是在先施工后规划或边实施边规划的情况下完成的,难免出现工程布局不合理,树种选择不科学,不适地适树等问题。全州已完成的366万亩退耕还林中,经济林仅占8.6%,远远低于20%的科学比例。
    2、服务不够到位。退耕还林工程全面铺开后,针对退耕农户的技术、政策等培训工作并没有很好地落实到位。农民对退耕还林的抚育管理,特别是经济林培蔸、追肥、修枝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缺乏了解,群众致富增收手段不多,退耕还林科技含量不高,后劲不足。此外,为实现退耕还林任务和面积的达标,一些县市和乡镇在退耕还林政策宣传上,讲优惠政策的多,讲权利与义务的少,导致部分群众特别是一部分造林大户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只注重钱粮兑现,忽视抚育管护,忽视长远利益。
    3、后续管理困难。一是农村能源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广大农民对能源的需求,群众生活燃料仍然以割草砍柴为主,给封山护林带来难度。二是护林人员报酬不落实,队伍不稳定,管护难到位。全州6000名护林员有60%的人员报酬不落实,且报酬标准不统一,管护效果相差大。三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户习惯于粗放管理,重造轻管,只注重国家钱粮补助,不注重苗木培育管理。四是管护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约束。
    4、工作经费缺乏。我州自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州县两级财政应安排建设工作经费3674万元,但实际到位1539万元,到位率仅为41.9%。由于缺乏工作经费,一些地方退耕还林检查验收工作执行不够到位。如按照《退耕还林条例》要求,钱粮补助兑现需在林业部门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但实际上是国家的钱粮补助一到位就安排了钱粮兑现,根本没有组织有效的检查验收。此外,本该同步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对我州退耕还林后续管理的几点思考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