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工作情况汇报
《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 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志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各乡镇、各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编修人员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评议稿。今天,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召开会议进行评议,心情十分激动,各位领导和修志同仁们在百忙中参加今天的会议,充分表明了对康乐县修志工作的高度重视,更体现了对广大修志工作者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谨代表全体修志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进行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 《康乐县志(1986~2005)》是我县第二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全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客观地记述了1986~2005年二十年间全州政治、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突出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相统一。 康乐县志以述、记、志、传、图、表、录诸体并用的方式,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图文并茂,力求准确生动形象地反映历史。全书由卷首、专志、人物、附录四部分组成。卷首设凡例、概述、大事记等。专志原则上以事业立志,依照现代社会分工科学分类,横排纵述,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设编、章、节三个层次构架,按章、节、目层次编写,共有25编155章758节,图表260余幅。人物坚持“生不立传”原则,分传、简介、表三个层次,传记人物多为对社会贡献较大或有重大影响的已故人物,简介人物只记事迹、不作评述,对革命烈士、英雄模范和科技、文化教育界等知名人物列入表内。附录精选了一些有存史价值的历史资料。全书约200万字。 二、编纂过程 本志编纂工作于2007年正式启动,2014年底形成初稿,2017年总纂成书,2019年5月形成评议稿。编纂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7年4月至2013年12月,启动工作、收集资料、编写初稿阶段 2007年4月17日,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地方史志工作暨修志人员培训会议,对县志编纂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县政府同各县(市)、108个州直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州志编纂工作实施目标管理。会后,各单位相继开展培训人员、拟定篇目、收集资料等工作,修志工作正式启动。到2009年底,部分单位完成资料收集和初稿编写任务。州志办组织编辑人员对部门报送的初稿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精心指导,修改完善。2010年2月,州委对州志办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针对有些单位资料缺口大,有的单位还未编写初稿,个别单位工作还未启动等情况,进一步加大督促协调力度,坚持分类施策,着力解决少数单位资料收集与初稿编写难的问题,采取采编合一的办法,组织力量帮助完成相关章节的初稿编写。2011年上半年,各修志单位初稿基本完成,州志办进一步调整优化篇目,增加民营经济、花卉等内容,突出地方特色,增加民族特需用品生产、民族教育等内容,突出民族特色。为了减少错讹和遗漏,将初稿分送各单位进行核实,至2013年底,吸纳修改意见1173条。 第二个阶段:2013年12月至2019年5月,攻坚克难、精心打磨、提升质量阶段 2013年12月,州委对州志办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面对修志工作总体滞后、志稿质量参差不齐、篇目设置不尽合理和州志办承担的概述、照片、大事记、人物等编纂任务尚未完成的实际,我们提出“抓主抓重,攻坚克难,加快进度,提升质量,严格把关,打造精品”的工作思路和“一年一本书,年年上台阶”的工作目标,聚焦修志主业,主攻州志编纂重点,集中全办人力、物力、财力,全力组织开展州志编纂攻坚战。 一是抓主抓重,攻坚克难。2014年初,我们将全办人员分成业务组和行政组,业务组主攻州志编纂,行政组全力做好协调服务,明确工作任务,做到人尽其才。实行内部审稿制度和集体改稿制度,组织全办编辑人员通读初稿,查问题、纠错讹、消硬伤。成立集体修改小组,通篇逐字逐句集体修改,志稿质量明显提升,修志进度明显加快。2014年12月,州志初稿编纂成书。2015年,我们集中力量攻坚概述、照片、大事记、人物、民族宗教等重点、难点。重新制定入志标准,重新确定编写人员,收集资料、编写初稿。再次向各县(市)、各单位征集人物资料,逐一审核,重新编写,先后五易其稿,完成人物志初稿。再次向各县(市)、各有关部门及州内摄影工作者征集照片4500余幅,经过多次遴选,初步确定入志照片。精心编写概述,综述20年全州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和特色亮点。坚持原则标准,甄选编写大事记519条。严格遵循政策规定,重新编写民族宗教编,先后召开十余次内部评议会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精心修改。同时,组织召开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力求所记内容客观、翔实、准确。2015年底,州志内部评议稿印刷成书。 二是创新机制,反复打磨修改。2016年,我们将查漏补缺、修改完善作为工作的着重点,全体编辑人员人手一份评议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认真通读审核,纠错补遗。同时,创新集体修改与分工协作的志书修改机制,组织6名业务骨干成立集体修改小组,加班加点、倒排工期,逐字、逐句,逐章、逐编进行了3次修改完善。累计纠错2340余处,统一计量单位186处,规范表格178张,吸纳修改意见2800余条。对政治、人物、民族宗教、照片等重点内容,坚持慎重、稳妥、精益求精,完成补遗人物3人、立传4人、简介59人、列表1435人的人物志稿,选定240余幅入志照片。通过不断修改打磨,志稿质量显著提高。2016年底,州志征求意见稿印刷成书。 三是广征意见,分层评议。2017年,我们将征求意见稿分送省志办、州上四大家主要领导、州志编委会各委员、州直相关单位、宗教界代表人士、相关专家学者、各县(市)志办等,从多个层面广泛征求意见,对征集到的2600余条意见建议建立台账,逐一吸纳消化。一是突出同行评议,组织各县(市)志办主任及业务骨干30余人,先后两次召开全州志办主任座谈会,对州志征求意见稿进行全面、系统的“把脉”“会诊”,征集同行意见建议近800余条;二是突出重点编章评议,邀请宗教界代表人士近20人,先后两次召开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谈会,对民族、宗教等重点内容进行专项评议,征集意见建议42条;三是突出人物评议,组织文化系统专家学者11人,召开全州文化系统入志人物座谈会,征集意见建议26条;四是重视上级评议,多次到省志办汇报征求意见,征集修改意见28条。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多层评议修改,2017年底,州志总纂稿编纂成书。 四是严格把关,打造精品。2018年初,我们将州志稿呈送省志办、州上四大家主要领导、州志编委会各领导、编委会委员、州内相关专家学者、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等,再次征求意见。2018年7月,我们按照时任州委主要领导要求,进一步严把志书政治关、政策关、民族宗教关、人物关,对志稿凡例、党政群团、民族宗教、旅游、军事政法、人物等内容进行了再审读、再修改。在突出重点内容重点审读的基础上,对志稿进行全面审读,反复研究,精雕细琢,累计修改2000余处。为确保人物志稿质量,我们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对人物志稿进行了认真修改和把关。对简介人物向其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专门发函,从内容的真实性、现实政治表现等方面征求意见,出具证明。经过历次征求意见、修改打磨、严格把关,于2019年5月完成了今天的这部评议稿。 十载修志今圆梦,三千日月终不悔。十多年来,州志编纂工作始终得到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使修志工作有了政治、组织、人员、经费等保障。在州志进入评议、终审的关键阶段,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汇报,提出明确要求。分管领导适时督促、具体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省志办领导和市县志指导处的同志经常了解临夏州志的编纂情况,并多次来临夏进行现场指导,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各县(市)、州直和驻临各单位全力支持、密切配合,各单位供稿人员细心查阅资料,认真撰写部门初稿,适时补充资料,保证了供稿质量。十多年来,州志办历任领导班子咬定目标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抓班子、带队伍,抓质量、保进度,亲力亲为、苦干实干,始终在工作中发挥了领导和表率作用。十多年来,全体编修人员坚守为党立言、为民修志的责任与担当,敬业奉献,笔耕不辍,在干中学、学中干,始终坚持州志不终审修改不停顿,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为州志编纂出版付出了艰辛努力。在此,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修志工作的各级领导、各县(市)、各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和全体编修人员、供稿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各位领导、同志们,十多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履职尽责,终于完成了州志编纂任务,但由于州志记述内容时间跨度长、范围广、质量要求高,编修人员大都没有修志经历和经验,虽尽心尽力、穷尽所能,志稿中仍恐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恳请与会领导和同志们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听取,精心梳理,进一步修改完善。会后,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徐主任、苟书记和马州长的讲话精神,竭尽全力把州志编修成一部经得起历史检验、质量上乘的好志书,向州委、州政府及全州各族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工作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本文2019-06-28 10:14:3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3868.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