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
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牢固树立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任务,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优化人才生态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补齐人才“短板”,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为惠州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近100万人,引进国内外院士4名,引进培养创新团队39个、领军人才69名,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一、深入实施“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高标准引育人才。谋人才就是谋全局,得人才就能赢未来。近年来,惠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针对人才数量结构与惠州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实际,我们于2013年启动实施“人才双高计划”,面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培育高层次、高技能“双高”人才,推进专业人才高端化、技工队伍高技能化。 2016年,我们出台《关于深化完善“人才双高计划”实施“人才双十行动”的意见》,将人才发展目标延伸至2020年,使之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六大行动”、“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同时提升“人才双高计划”的内涵和层次,实施人才工作梧桐引凤、天鹅惠聚、海外人才、博士惠聚、双创平台、拔尖人才、党政强基、企业精英、蓝领博士、社工培植“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引进10名以上院士进站工作、引进培养20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引进50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引进200名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引进1500名以上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总量达106万人以上,全市人才工作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人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二、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六区联动”,高强度聚集人才。深化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以“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统领人才工作,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牢固树立 “抓人才就是抓发展”“营商环境也是竞争力”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决策部署,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更好质量更高水平进入珠三角第二梯队、建设绿色化现代山水城市的目标任务,始终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来开发,把优化人才生态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加快补齐人才“短板”,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为惠州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目前,全市人才总量近100万人,引进国内外院士4名,引进培养创新团队39个、领军人才69名,创新驱动发展的人才支撑能力日益增强。 一、深入实施“人才双高计划”“人才双十行动”,高标准引育人才。谋人才就是谋全局,得人才就能赢未来。近年来,惠州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每年财政投入10亿元用于人才引进、培养、服务和载体建设,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创造了条件。针对人才数量结构与惠州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不相适应的实际,我们于2013年启动实施“人才双高计划”,面向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培育高层次、高技能“双高”人才,推进专业人才高端化、技工队伍高技能化。 2016年,我们出台《关于深化完善“人才双高计划”实施“人才双十行动”的意见》,将人才发展目标延伸至2020年,使之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六大行动”、“十三五”规划紧密衔接;同时提升“人才双高计划”的内涵和层次,实施人才工作梧桐引凤、天鹅惠聚、海外人才、博士惠聚、双创平台、拔尖人才、党政强基、企业精英、蓝领博士、社工培植“十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引进10名以上院士进站工作、引进培养20名以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引进50个以上科技创新团队、引进200名以上科技领军人才、引进1500名以上创新创业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总量达106万人以上,全市人才工作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人才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更加凸显。 二、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六区联动”,高强度聚集人才。深化人
努力建设人才生态最优市
点击下载
上一篇: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下一篇:深入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和时代价值
本文2019-05-29 11:44:57发表“理论文章”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3401.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