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9-05-09浏览:2818下载170次收藏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全面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迫切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为深入推进高官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尽快改善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顺应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及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目标,以农村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着力强化各项举措,提高工作质量,增强整治实效,加快补齐我县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二)基本原则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工作衔接。落实国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区同建等工作,聚焦农村存在的垃圾、污水、厕所粪污、村容村貌等最突出问题,用三年时间集中攻坚,带动人居环境整体改善。
分级分工负责,健全推进机制。按照省、市、县确定的方案、目标、标准和政策,履行实施主体责任,发动全乡21个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作、有力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
加强统筹谋划,解决关键问题。实行乡域统筹规划、各村连片推进、村庄整体实施。建立乡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的投融资机制。坚持建管并重,确保建得好用得上能持久,稳定发挥效益。
坚持分类指导,分步有序推进。针对不同类别的村庄,确定重点任务、整治目标、建设标准和技术模式,坚持先易后难、示范引领、确保质量,扎实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乡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观,基本形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垃圾污水、卫生厕所、村容村貌治理体系,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建立,农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
全乡实现生活垃圾处置全覆盖,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得到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生活污水治理率明显提高,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村内道路全部硬化,村容村貌显著提升,长效管护机制有效运行,打造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率先建成一批美丽宜居新农村。
基础条件相对落后的村庄,实现人居环境干净整洁的基本要求,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清理,生活污水乱排乱放得到有效管控,卫生厕所普遍推广,村庄道路硬化及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明显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深入开展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有效解决垃圾露天堆放、简易填埋等突出问题,按照“城乡统筹,资源整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全面提升各村环境质量,实现环境卫生工作的全方位覆盖、无缝对接、一体化管理,基本建立有完备设施设备、有成熟治理技术、有稳定保洁队伍、有完善监管制度、有可靠资金保障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长效机制。2018年垃圾处理率达到90%,2019-2020年进一步提升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水平。1.清除历史积存垃圾。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集中力量、限定时间、不留死角,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内、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彻底清理房前屋后的粪便堆、杂物堆,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乡周边、交通沿线无垃圾的目标。2.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转运体系。按照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类别分类,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统一安排处理。建立健全村庄保洁制度,合理配备村级保洁员队伍,加强村庄巷道卫生保洁和垃圾收集管理;村庄内按村民居住密度合理配备卫生收集设施,对露天垃圾池采取环保封闭措施,合理设置垃圾转运站。3.抓好垃圾终端处理。按照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规划布局垃圾处理终端,逐步实现无害化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全覆盖。因地制宜确定采取建立阳光堆肥房、磁化降解等分散处理模式对垃圾进行处理。逐步取消简易填埋,彻底整改或取缔达不到环保标准的垃圾填埋场。
(二)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农民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农村改厕与新型社区建设、污水治理等工作统筹考虑、一并推进,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治理、资源化利用。2018年、2019年分别完成厕所改造总任务量的40%,2020年底在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的基础上提升粪污无害化处理水平,力争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1.因地制宜选择改厕模式。推进农村户用厕所退街、进院、入室,消除连茅圈和简陋旱厕,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提高乡村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水平选择使用三格化粪池式或双瓮式厕所。加强村民广场、乡村集市、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卫生公厕建设,完成农村卫生公厕的新建或改建。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19379 -2012)、《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gb7959-2012)实施。2.深入实施厕所粪污治理。积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支持专业化企业或个人进行改厕后的检查检修、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在具备条件的村庄,建设专业化农业农村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对畜禽养殖粪污、厕所粪污等废弃物一并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落实畜禽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加快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配套粪污消纳用地,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到2020年,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
(三)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按照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度、污水产生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确定农村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和治理模式,确保处理方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乡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