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上半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展情况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9-03-28浏览:2475下载120次收藏

今年以来,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各部门经过共同努力,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奋力追赶超越,实现良好开局。现将2017年上半年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参照中、省的做法,我市这项工作牵头单位自从去年12月份正式由农业部门调整到住建部门以来,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出台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和《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率先提出了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的具体建设标准和考核办法。市委、市政府于2月20日,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议,薛占海市长、刘晓军副市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在全市迅速掀起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的整治热潮。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各县区迅速行动,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成立组织机构,县、镇两级均已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全面展开。截至目前,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累计完成投资13.3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85%。共栽植树木192万余株,种花种草1.2万余亩;购买垃圾转运车339辆,清运垃圾4.67万余吨,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21处,垃圾收集处理率达44%;硬化道路873公里;新建污水处理设施15个;完成卫生改厕7490户,新建公共厕所178座;新建和改造农村饮水工程250处;完成178个村庄电网改造,安装路灯4012盏;完成危房改造3454户,民居提升改造5176户。全面开展县城周边、公路、川道沿线环境卫生整治,绿化美化效果明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脏乱差现象得到明显改善,环境综合整治整体效果较好。宝塔区引进新型食物链反应器fcr 和ao+mbr工艺污水处理设施,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特点,目前已在甘谷驿镇代家沟、罗家湾村,河庄坪镇康家沟、赵家岸村率先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难的问题。黄龙县推行“垃圾兑换银行”环境治理机制,建立垃圾兑换台账,财政支付兑换资金,收集垃圾兑换日常生活用品,目前已经在全县进行推广。吴起县积极探索长效管护机制,率先在周湾镇小口则村推行卫生收费管理机制,按照每户每月10 元的标准收费,一次性收齐全年卫生费用。目前,正面向全县推广小口则村收费模式。安塞区在区电视台开辟了“我爱我家”专题栏目,每周定期播出,目前已播出15期。洛川县交口河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行“路长制”、“户长制”,动员各户打扫卫生,推行群众缴纳卫生费制度,建立环境卫生基金,成立“明生保洁公司”,镇政府出资购买卫生服务,保洁公司每天对承担的卫生公共区域进行保洁清扫。黄陵县桥山街道办实行“三单三旗”工作机制,细化责任清单、建立问题账单、树立成绩红单,每月考评排名,红旗予以奖励、绿旗限期整改、黄旗给予处罚,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纵深发展。延长县不断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先后出台了《城乡人居环境考核奖惩办法》、《延长县城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延长县城区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管理办法》等制度,实现由突击行动向长效管理的转化,由专项整治向日常管理的转化。各乡镇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或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落实了村级保洁员,实行村民门前“四包两禁止”制度,划定村级三委会成员卫生责任区,建立卫生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三委落实、村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各县区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步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涌现出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二、主要措施

1.健全机构,落实责任。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善全省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陕政发﹝2016﹞18号)文件精神,我市出台了《延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意见》(延政发﹝2016﹞36号),成立了延安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改、财政、国土、环保、住建、规划、交通、水务、农业、林业、卫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负责制定实施方案、综合协调、督查考核等日常工作。按照市政府指导、县政府主责、部门分工负责、乡镇政府实施的原则,各县区、乡镇、行政村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目前,市、县、乡、村四级组织机构健全,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县乡责任落实,为全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2.明晰思路,规划先行。各县区以35个重点镇,100个新型农村示范社区,高速公路、铁路、国省道沿线和市区、县城周边、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按照先川道后山区、由近及远、集中连片推进的原则,结合各县区地域风貌、产业基础、人文特色,编制完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县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规划》,形成了以重点镇引领新型农村示范社区、以农村社区带动中心村、以中心村带动一般村的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奠定了科学基础,发挥了规划先行的引领作用。

 3.明确目标,加大投入。2017年2月,我市召开“全市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并制定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标准,要求2017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要达到环境整洁干净卫生,创建清洁乡村达到100%; 2017年创建生态乡村要达到行政村总数的30%以上,2018年所有行政村创建为生态乡村; 2017年至2020年每年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要达到行政村总数的10%以上。今年共确定了591个生态乡村和24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目标高于全省目标要求。为了破解资金难题,我市建立了政府主导、农民投工投劳、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县乡为主,市财政每年按照不低于中、省合计补助资金的10%落实配套资金,对县乡实行“以奖代补”。各县区按照中、省、市合计补助资金的1∶1落实配套资金,同时整合交通、水务、住建、环保、卫生、教育、农业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全部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了缓解各县区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资金短缺的矛盾,市政府决定成立“延安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搭建市级融资平台,计划每年融资5-10亿元,切实解决资金困难问题,目前该项工作已进入可研工作编制阶段。

    4.突出重点,示范先行。按照“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抓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各县区选择了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启动实施了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工作,涌现出宝塔区甘谷驿镇和冯庄乡、安塞区高桥镇、延长县罗子山镇、延川县永坪镇、子长县余家坪镇、志丹县金丁镇、吴起县周湾镇、甘泉县道镇、富县直罗镇、洛川县旧县镇、宜川县壶口镇、黄龙县界头庙镇、黄陵县隆坊镇等一批抓早动快的乡镇,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5.营造氛围,加大宣传。为了深入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该项工作的重大意义,时时掌握最新工作动态,开设市级工作动态交流微信公众号,并积极与延安市电视台对接,开辟《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进行时》专题报道栏目,目前已播出15期,同时在延安日报开设专栏报道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市上印发工作动态16期,各县区印发环境整治工作动态等刊物180余期,发放宣传手册、倡仪书26万余份。全市将改变农村生活陋习、提升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动员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深入人心,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浓厚氛围初步形成。

6.强化机制、加强考核。从今年开始,我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列入市对县的目标责任考核和市政府季度讲评,严格执行“双月报送、季度奖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市上对县区进行了两次专项督查考评工作,印发通报3期,并对该项工作进行不定期督查指导,加快了各项工作的推进力度,形成了追赶超越、人人争先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全市现场观摩推进会正在筹备,计划于6月28日召开。

三、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县级财政紧缺,整合资金力度不大,缺乏有效推进措施。部分县区、乡镇思想认识不高,过分依赖市级融资和财政投入,工作安排部署不到位,等、靠思想严重。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乡镇、村庄之间进展不平衡,有的乡镇抓早动快,周密部署,环境整治工作效果明显,但部分乡镇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重大意义认识不到位,行动迟缓,工作推进慢。县城周边、公路、川道沿线,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庄工作进展较快,村容村貌变化较大,整治成效明显;部分偏远山区、经济条件较差的村,特别是一些人口大量流失的空心村,工作推进难度大,整体进度缓慢。三是宣传方式单一。大多数县区、乡镇目前除利用专栏、倡议书、宣传单、工作动态、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宣传以外,在电视、报纸、互联网上没有形成强大的宣传氛围,群众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认识不够深刻,自觉参与环境整治活动积极性不高。四是卫生长效保洁机制不健全。目前,部分乡镇、村庄还没有组建固定的、长期的保洁队伍,没有制定出村规民约和卫生保洁管理制度。垃圾清运车辆、垃圾箱、垃圾桶等设施配备不够完善。部分县区认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是突击性的打扫卫生,村庄卫生保洁时紧时松,反复性很大,不能长期有效做到干净、整洁。

四、下一步工作

一是切实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建立项目库,捆绑涉农资金、搭建融资平台和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等多种方式,千方百计化解资金“瓶颈”制约。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资金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建立稳定投入机制,不断增加投入。

二是积极探索卫生长效保洁机制。推行“户分类、村运转、镇(或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推广浙江金花市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和黄龙县“垃圾兑换银行”机制,合理配置垃圾清运、转运、处理设施,组建固定的、长期的保洁队伍,积极探索创新长效卫生保洁机制,全面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led显示屏、公告栏、宣传单、微信群等方式,多层次多方位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市上在延安电视台、延安日报开设专栏进行集中宣传报道,促进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努力在全市形成追赶超越的良好工作氛围。

四是加大督查力度。围绕“双月报送、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机制,不定期进行督查,对工作进展快、成效好的县区及乡镇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拖拉、进度缓慢的县区实行不定期约谈和通报批评。


上半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进展情况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