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地方史志办公室2018年工作总结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9-01-04浏览:2234下载214次收藏

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揽,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和《甘肃省地方志工作规定》为指针,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州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努力抓好“规定动作”,积极创新“自选动作”,突出县志编修、年鉴编辑、丛书编写、志鉴服务等工作重点,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坚持依法修志,圆满完成任务,被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督查考核为临夏州第三名;县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县人代会政府工作报告上专门反映地方史志成果。主任被省志办选派为全省县级年鉴主编代表,参加了第三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暨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系统会议,被聘为甘肃省行政区划与地名专家库第二批地方专家。被全省地方史志学会第四届会员大会当选为理事。7月5日,省志办调研组调研我县地方史志工作后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现总结如下:

一、紧扣主线,在党建廉政上抓实效。

1.学习教育扎实有效。制定《县志办“作风建设年”工作实施方案》、《县志办规范化机关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县志办“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县志办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实施方案》、《县志办党建工作计划》,成立领导小组,深入查摆问题,全面整改落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与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组织党员签订《不信仰宗教承诺书》,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党员完成陇原先锋云智慧教育网络党员学习课程。制定《县志办2018年学习计划安排》,确定每周一为集中学习时间,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报告全文、《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党章、条例、准则、中央八项规定及中央、省州县有关文件精神。在党员干部中组织学习省委关于追授马进伟、秦彦军等同志为“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组织观看《邹碧华》等电影。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县志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辅导培训班,开展以建党97周年参观景古红色政权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捐书义诊义剪、为建档立卡户捐赠服装等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党日活动6次,警示教育12次,县志办主题党日活动图片刊登于《党的建设》杂志。党员和职工记笔记、写心得、谈体会,编发简报18期。全面完成县直机关工委督查党建工作时,反馈的整改任务。主任被抽调担任县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宣传简报组组长,指导13个单位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编发全县党建工作简报29期,刊发全县党建工作新闻稿件66篇。

2.党风廉政常抓不懈。认真贯彻中央、省、州和县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深入学习中央八项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关于以折达公路问题为案例开展作风建设警示教育的通知》和省委巡视组巡视康乐工作动员会及省州县纪委监委各类通报精神,重新完善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开展廉政教育6次,发出批评通报2次,层层传导压力,筑牢拒腐防线。重新对班子成员进行了分工,大额财务支出实行请示报告、财政审批、主任办公会研究、副主任审核、专人经办制度,特别是精准扶贫差旅费报销实行报告审批、上传照片、专人统计、村委会证实的方式,坚决杜绝多(重、乱)报差旅费问题发生。实行纸张双面打印制度,开展节电、节水、节耗材等专项整治。安排廉政防控工作,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制定实施方案,查找整改问题3条。进一步严明纪律,实行实名制签到制度,狠抓干部作风转变、推动工作责任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

二、突出重点,在中心工作上抓落实。

1.精准扶贫有力推进。先后选派一名科级干部和一名党员干部任胭脂镇庄头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购置了床、被褥、锅灶、火炉、燃煤等生活用品和电脑、打印复印机等办公设备。选派4名干部为“第一社长”,7名干部为帮扶责任人,每人帮扶8户。每周一按时召开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会议,传达全县脱贫攻坚调度会议等精神,按时完成阶段性工作。开展“迎新春送温暖促脱贫”大走访大调查和农户信息调查及矛盾排查工作,完成摸底、照片拍摄和矛盾化解等工作。新识别精准扶贫户表册和专项贷款表册填写、预脱贫到户项目调查摸底,规范村委会资料,及时运转精准扶贫户“三本账”,开展“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农户上墙,完成未脱贫户上墙88户,脱贫计划88户,巩固提升40户和低保档案整理工作。按时完成六大产业与“一户一策”对接工作,申报奖补项目81户,到户项目3户。协助举办了全村庆三八文艺汇演及表彰大会。开展危房改造确认、低保户核查、粮改饲黄贮、“两项制度”衔接、“一拆四改两化”、到户项目公开、政策宣讲、农户信息调查、贫困退出验收、贷款收缴续贷等工作,多次召开村民知情大会、“两户”见面会。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8户、380人。从康美、宏福等四家企业“牛超市”引进母牛82头;改造农村c级危房8户(建档立卡户2户);拆除危旧房21间、破旧围墙及残垣断壁350平方米;拆除破旧大门8个,庭院硬化278户,易地搬迁1户,厦门务工1人;控辍保学劝返4人。今年,预计脱贫59户,剩余29户(新识别1户)。单位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规范村党支部各类资料。协调投资73.5万元的道路建设项目,硬化村道2公里。主任采写全县脱贫攻坚方面的新闻稿件23篇,发表于中国新闻网、甘肃新闻网、《民族日报》、中国临夏网等媒体。在虎关初中举办书籍捐赠及读书体会分享活动,捐赠各类图书500余本,并为师生做文学写作辅导。在县图书馆举办文学创作讲座2期,发放文学刊物180本;在县图书馆举办诗文集《划过指尖的流年》出版发行仪式,为与会者赠送诗文集及文学刊物80余本。主任联系北京新浪公司董雨薇、江苏回族女生梁渝卓及陇人青年志愿者协会先后两次捐赠了价值1200余元的衣物及学习用品,送到胭脂镇蒲家村6名孤残贫困学生手中。党支部与县妇保站党支部、县陇人青年志愿者协会、康乐崇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在附城镇城东社区联合举办了“七一”义赠义诊义剪献爱心,为县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捐赠各类图书100册,为社区老年人免费进行了体检、理发。联系县宏星花儿艺术团为帮扶的建档立卡户和残疾人,送去价值1.4万余元的秋冬服装71套。

2.中心工作全面完成。对2017年所有文件资料进行归档整理,整理出10年期限119份,30年期限17份,永久性期限38份,共3盒,做到文字档和电子档“双存档”。按时完成每周五县城责任区内乱贴乱画、超门店经营环境卫生和大气污染小煤炉整治,全面完成民族团结、档案整理、普法、保密答题等中心工作,超额完成献血任务。实行值班责任追究制,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加强单位值班,确保单位安全。

三、做实主业,在修志编鉴上抓进度。

1、史志编修稳推进。针对州志编委会反馈送审稿审读意见120条的情况,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关于补充康乐县志(1986---2005)所缺资料的通知》,收集补充30个单位所缺资料,累计纠错600余处,删增字数3万余字,规范表格20张,补充碑文等10多处,完成印刷厂修改、排版、印制,全面完成共16编,76章、326节,彩页84张,表211张,插图131张,《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送州志办审读。10月11日,州志办及3个县志办主任在康乐召开了《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审读意见反馈会,反馈了县志审读意见60多条,重新撰写大事记部分,查漏补缺全面修改,二轮修志实现时间质量大提速。10月30日至31日,编辑人员赴甘南州洮河林业局志办和卓尼县、临潭县志办,办理网友“格桑花”(王永平)在州长信箱反映的将“甘南农民起义王万一师长事迹”录入州志县志的问题,通过查阅史料,走访考证后,录入《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人物“补遗”中,参加了州志办座谈会。指导出版《康乐县第一中学校史》;审读《广河县志(1986—2010)》评议稿,《政协康乐县委员会简史(1950.1—2016.10)》初稿,提出意见建议80多条。编审出版《中共康乐县组织史第四卷》。在全省第四届地方史志学会代表大会上,主任当选为理事。

2、年鉴编辑不断线。主任作为全省唯一县级年鉴主编代表,参加了在江西上饶市举办的第三期全国年鉴主编培训班暨第五届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年鉴类)评审系统会议,并在全省地方综合年鉴业务培训班上做了发言交流,一部年鉴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四部年鉴被编入中国知网,被国家方志馆、海南省方志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省内外相关部门收藏。出版了全彩式年鉴精品《康乐年鉴(2016)》,填补了临夏州无全彩式年鉴的空白。开展《康乐年鉴(2018)》编辑工作(使用编年体记述年号),成立编委会和印发编写细则,县志办派出7个资料收集组,收齐182个单位的年鉴资料,拍摄各类照片400多张。按照“整体思考、合理取舍、突出特色、科学分类”的原则,采取发模板、电话催、通报督、帮助写的办法和主编设篇征稿件、组稿严把关、排版细设计、总纂抓通稿“一条龙式”的工作方式,精心编辑,精雕细琢,于3月份完成44万字的《康乐年鉴(2018)》初稿第一稿,5月底完成42万字的《康乐年鉴(2018)》初稿第二稿,7月份完成评审稿,送甘肃民族出版社审核、州志办审读、全体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12月,全彩式《康乐年鉴(2018)》由甘肃民族出版社年鉴公开出版发行。启动《康乐年鉴(2019)》编辑工作,成立编委会,县委办、政府办印发入鉴资料报送通知,开始收集年鉴资料。年鉴做到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撰写报送《甘肃年鉴》、《临夏回族自治州年鉴》康乐县年度内容,选送各类图片。

3、丛书编写多元化。在出版康乐县地情丛书《新闻辑录》《文苑花絮》《心灵的放歌》的基础上,按照打造多形式丛书的目标,结合丛书编写经验,整理稿源、精心编写,出版18万字的诗文集《划过指尖的流年》,丛书编写实现从无到多大转变。撰写报送甘肃地情丛书《绚丽甘肃》康乐篇内容。

 4、史志成果信息化。主任被推选为县作家协会主席,在中国散文网、盛京文学网、短文学网、豫北文学、《党的建设》、《甘肃史志》、《白银文学》、《民族日报》、州政府网等媒体,发表新闻稿件、散文诗歌、史志理论文章68篇(条),配合县委统战部征集审核全州民族团结征文10篇。多篇文学作品被《全国文学精品选》《炊烟飘过的记忆》《百姓文学年度选刊》等书刊收录,应邀参加了中国西部当代作家作品学术研讨会、甘肃省“齐家文化故里”大型采风和全州作家走进州中医院采风活动,带领莲花山花儿歌手参加了州民间文艺家协会2018年会暨相约2019·‘禹王砖雕杯’迎元旦文艺晚会”。作为特约嘉宾做客新浪微博九歌微访。创办全州首个史志类微信公众号——《康乐文艺》,刊登全国作者文学作品、志鉴动态及史志资料60余篇。在县图书馆举办了地情丛书《划过指尖的流年》出版发行仪式,主任被评为全县文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康乐县志年鉴”网页,在甘肃地方史志网、县政府网上传已出版的五部康乐县志年鉴电子版,实现新编年鉴电子化。

5、志鉴服务全方位。在县政府接待中心客房摆放已出版的4部《康乐年鉴》,为项目单位和县级领导提供县志年鉴,开设地情资料室,配备书柜、办公桌等设施,收集摆放各类书籍,规范地情资料库,开展志鉴免费阅读服务28人(次),切实了发挥志书年鉴丛书“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省民协、广河县志办等负责人,前来调研非遗传承、学习修志编鉴经验;永昌县、张家川县、玛曲县等县志办,通过索取年鉴、参照篇目等方式,学习了修志编鉴工作经验。

问题及建议

1.大部分干部职工年龄偏大,缺乏电脑操作技能,致使电脑编辑志书年鉴难度较大。建议为县志办调入或通过零就业配备、派遣熟悉电脑操作的大学生(志愿者)1—2人。

2.大部分干部职工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文字编辑能力,致使志鉴质量难以提升,造成编辑工作进度缓慢。建议为县志办调入或通过零就业配备汉语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1—2人。

2019年工作打算

1.元月底全面完成州志办反馈《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审读意见修改完善,力争尽快召开县志终审会。

2.编辑出版全彩式《康乐年鉴(2019)》。

3.做好信息化和志鉴服务工作。

4.做好地方史料的挖掘与整理。

县地方史志办公室2018年工作总结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