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栏目:事迹材料发布:2018-12-06浏览:2335下载203次收藏
  精准扶贫记好书记 ——记中建二局派驻甘肃省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第一书记罗恒

甘肃省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 马晓春

脱贫攻坚主战场,决胜小康奏赞歌。中建二局派驻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罗恒勇挑重担找路子、产业扶贫迈步子、“造血”扶智“挣票子”

,奏响了一曲决胜小康的赞歌,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精准扶贫鞋垫书记”。

勇挑重担找路子

挑担子,摸清底子。2017年7月,中建二局西南分公司成都高新区文化中心项目办公室主任罗恒,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面试问询,成为派驻甘肃省康乐县何家沟村党支部第一书记。他辞别不到半岁的女儿,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精准扶贫之路。康乐县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县,土地贫瘠,除了一家肉类加工企业外,全县无规模工业企业。罗恒挂任第一书记的何家沟村,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全村人口的近90%,村民观念陈旧保守,脱贫致富的愿望、动能不足。面对窘境,是选择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镀金干部”,还是选择迎难而上、有所作为的“实干党员”,他用自己的行动做了最好的诠释。

由于村里不通公交车,不提供食宿,罗恒每天仅上下班需步行近14公里,花费两个多小时,还不包括早出晚归、走访散落在沟壑之间的农户,这不仅对体力是一个考验,更是对耐力的赛跑。“睛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两个月时间,奔波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行程超过1000公里,最终摸清全村底数。全村有138户63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扶贫对象)33户,包括真正贫困户11户,其中因大病返贫1户;巩固提升户22户(虽已脱贫,但收入不稳定,存在返贫风险)。坚实的一手资料为精准识别、靶向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业扶贫迈步子

办实事,找对路子。康乐县脱贫分界线是人均年收入3535元。在“怎么脱贫、怎么扶持”的问题上,他采取了“救急”与“增收”相结合的方式。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村民马瓦来时半身瘫痪,在花光了所有积蓄,并欠下了一屁股债后,这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