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及提升优化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8-11-30浏览:2342下载121次收藏
 

关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及提升优化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公共交通发展迅速,先于周边城市率先实现了城乡公交一体化,目前全市共有公交营运线路63条,营运车辆790辆,公交运营线路网长度达1506.8公里,日发班次5078.5班,日运送旅客达14.2万人次。但随着机动车保有量增加和居民出行频次的逐年上升,城市早晚高峰拥堵已成为常态,采用低碳、大容量的公共交通成为改善当前交通拥堵的主要途径之一。专题调研组经过实地调研和对180人网上微信调查,发现当前*市公共交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公交优先发展理念落实不彻底。

一是公交优先发展尚未成为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首要战略措施。参与调查人员中主要出行方式为自驾车、公交、电动车占比分别约为64%、18%、12%,自驾车出行仍是当前市民出行的首要选择,与2012年调查相比有大幅提高的趋势。

二是公交专用车道的建设进度滞后。目前仅在人民路等三处建设了3条公交定时专用车道,里程仅12.3公里,属于起步尝试阶段,未能对全市公共交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2.公交运营线路覆盖范围不全面。在线网分布上,全市63条公交线路中从市区发车线路有46条,约占比73%,市区至乡镇一站直达的模式导致市区范围内公交线网的重复系数较高。在班次密度上,部分镇村公交线路密度不高,间隔时间较长,镇与镇之间沟通的线路偏少。在时间安排上,夜班车次仅占日发车总班次的4%,晚上18:00以后在市区也基本少车可坐,不能满足上班一族未按时下班的乘车需求,影响了出行体验。在交通枢纽建设上,城乡结合部缺少换乘枢纽,且在重点区域和交通枢纽之间缺少快速线路,无法及时快速疏散客流。

3.公交出行时效性准点性不强。公交车车身大、行动迟缓,在高峰时段以及拥堵路段常常被围在社会车辆中进退不得,导致公交准点性、时效性较差。经调查,约有31%的调查对象公交出行时间集中在上下班高峰期;58%的调查对象因为赶时间、等待时间长而不愿意选择公交出行。从市民候车时间来看, 83%的调查对象希望候车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其中35%的调查对象希望控制在5分钟以内。

4.公交出行舒适度人性化不高。相比于小汽车,公交乘坐的舒适度一般,43%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公交车的舒适性有待改进,56%的调查者因为有私家车,平时不乘坐公交车。另外有61%的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公交车的人性化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解决上述问题,重点是要确保公共交通的优先权,逐步提高准点率和时效性、改善出行体验。为此,我们建议:

1.坚决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在市区、镇区以及交通拥堵路段,应优先规划建设公交专用车道,在拥堵路口、重点交叉路口设置公交信号灯,优先放行公交车辆。对于学校、菜场等重点拥堵路段且不具备公交专用车道建设的,可以分时段实行单向通行,控制车辆进入量,保障公交车的优先通行。

2.加快公交运营能力优化提升。增加公交车辆的配置,同时,优化市、镇公交线路的设计,并根据客流不同优化调整发车频次、发车时间,在重点线路延长夜间车辆运营时间、缩短发车间隔,提高市民的出行体验。因地制宜开通重点区域、交通枢纽等区域点对点的快速线路,增加旅客发送能力。加快部分线路首末站以及大型工程项目的公交配套场站建设,全面推进新能源汽车加气、充电桩(站)的规划实施。

3.运用经济杠杆激励公交出行。继续实行70周岁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车免费政策,但应限制其在上下班高峰期的出行频次。鼓励中小学生公交出行,建议在校中小学生凭市民卡可以享受免费乘坐公交车,减少校园周边拥堵。同时,实施换乘优惠,降低居民出行成本。

4.实行公交出行积分管理制度。建立公交出行积分管理制度,累计的积分可作为购车、停车优惠甚至限行的依据。其中居民首次购车以及家庭二次申请车牌应当累计一定积分。倡议车辆所有人每年应当累计一定的公交积分,积分可享受市区停车优惠,同时倡议机关事业单位视情使用公共交通上下班及参加公务活动,并将公交积分作为评先创优的参考指标。

关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及提升优化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