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文体广新和版权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栏目:年终总结发布:2018-11-18浏览:2780下载260次收藏

县文体广新和版权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文旅兴县战略,按照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的工作思路,抓班子、带队伍、谋发展,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以党支部建设年为抓手,强化组织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认真开展党支部建设年活动,以“铸魂行动”为抓手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争先创优活动贯穿于全体党员教育工作的始终,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支部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 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重要论述和相关讲话,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县纪委“七条禁令”及“四风”问题。二是夯实支部自身建设及理论基础。全年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委会12次,党组书记、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长上党课4次,支部书记上党课2次,共上党课6次;局党组集中学习4次,局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2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7次,支部组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集中学习17次。三是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开展“学习雷锋精神”、党员进社区、“七一红色教育”、上缴党费、党章测试、送学上门及与扶贫村党支部联建活动等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全年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其中,与扶贫村开展党支部联建活动2次,四是打造支部阵地建设。结合我局实际,按照规范化建设要求,重新打造了支部活动室。五是重视和加强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2018年,发展党员2人,发展对象1人。

二、狠抓“六个围绕”,推动文体旅事业勃勃发展

第一、围绕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建设。

一是狠抓文化馆和艺术团建设。完成县艺术团体制改革,为办好忠诚苗侗山货大集市、萨玛节等一批主题节庆活动,加强节目创编和日常排演,不断丰富活动内涵,文艺演出和群文活动异彩纷呈,每年开展文艺演出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50余场。继续实施好“两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目前共计接待接待群众60000人次。完成暑假青少年文艺免费培训,开办10个专业门类,培训人数300余人,组织文艺骨干深入各乡镇、社区、学校,开展艺术辅导培训,一共培训1000余人。成功举办了“不忘初心·共筑中国梦”春节联欢晚会,完成2018年新春系列活动广场舞大赛,吸引来自各乡镇、社区的业余文艺队30余支近800人参加。2018年创作完成《苗族栽岩议榔辞经典》,完成苗族古歌《迁徙》资料收集整理,正待出版发行。二是全面提升乡镇文化站建设,确保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加强督查指导。充分发挥文化站在农村文化生活中的带动作用。选派乡镇文化站负责人参加省、州、县等各级培训5次。三是实施民族文化品牌工程,制定《民族节庆活动办法》,按照“民办公助”的原则,实行分类扶持。完成各乡镇村寨民俗节庆一览表。四是持续推进“书香xx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县图书馆2018全年共新增纸质图书 3000册,今年馆内共接待读者3万人次,网上图书阅读5000人次。电子图书下载2500人次。电子阅览室接待上网查询资料读者7000人次,新办证320个,开展讲座47次、培训8次、展览21次等,2018年春节书写赠送春联近1500多幅,举办了2018年迎新春百科知识竞猜活动,组织开展“世界读书日”等系列活动10余次,为学校、乡村赠送图书1000余册,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建好农村图书阵地,让群众“有书读、读好书”,农家书屋每个点补充图书不低于200册。五是深入挖掘和整理民族文化,讲好“xx故事”。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推进非遗工作开展。上报《侗族琵琶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平台,争取国家级项目专项补助资金;申报《苗族茅人节》《苗族木鼓舞》《侗戏》《侗族服饰》等4个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专项保护经费,申报《丁郎龙女》《萨玛》为文化部“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重点剧目。完成2018年非遗传承人(群)申报工作,命名县级非遗传承人74人,申报州级传承人15人,申报宰荡村侗族大歌演唱队为州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群。申报《xx侗族木构建筑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族贾理》《xx瑶族盘王节》《xx水族服饰》《xx水族马尾绣》《xx汉族山歌》为贵州省非遗保护项目的申报工作。加强非遗宣传,促进文化自信。3月2日,带领我县民族手工技艺传承人4人(厥编技艺传承人龙冰箱、苗族刺绣传承人龚循凤、侗族刺绣传承人欧君梅、苗族蜡染传承人杨再蓉),及县艺术团演员等30余人到浙江省桐庐县开展文化交流展演活动,对非遗文化走出贵州、对外展示、加强交流,扩大影响。利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活动,举办 “文化遗产保护知识有奖问答”。深入开展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和包装宣传工作,完成《惊艳xx》《远古的文明》《xx侗歌》等系列丛书的编写工作。完成《守望美丽—xx苗族服饰图式制作意识与观念》《庆贺元霄》《章鲁侗族琵琶歌》《侗戏二度梅》,第二部《盘王节圣书》上下集等书籍的整理和编写工作。六是开展“2131”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每年放映公益电影3120场。七是统筹推进,文化市场秩序健康稳定。2018年初,执法大队与全县文化娱乐场所签订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状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排部署综合治理工作,及时化解各类不安全、不稳定因素。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化市场无证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全面开展“扫黄打非•净网(“清源、护苗、固边)2017”专项行动,认真组织开展了“绿书签”进校园签名活动。加大“两节、两会”前后文化市场日常监管巡查力度,联合工商、公安、消防等单位对我县出版物市场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整治,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整治、娱乐场所禁毒宣传、网吧市场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是摸清底数,排查安全隐患,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和取缔“黑网吧”工作相结合,共出动执法人员630余人次,检查各类经营单位210家次,发现涉嫌无证无照经营场所2家,责令改正2家,取缔“黑网吧”3家,共收缴电脑20余台,对非法出版物进行销毁。

第二、围绕加快抢救、加强保护、加紧转化、加大利用,推进文物工作。

一是加强文物消防安全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制定并下发《xx县博物馆和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大检查工作方案》,联合开展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检查工作。加强与乡(镇)村的密切联系,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建立联动机制,促使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常态化。二是做好文物维修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大利村古建筑群文物维修工作,完成杨显周宅古民居维修和归利石板古道修复,全程跟踪指导古州两湖会馆、广东会馆修复工作。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展陈提升工程于5月31日全面完成,6月1日恢复对外开放,接待国内外游客6.5万人次。将修复后的古州两湖会馆打造为民族文化创艺园和古州广东会馆打造为记忆古州历史陈列馆。三是加强文保单位申报工作,我县古州红七军第一纵队司令部旧址、车江红七军第二纵队司令部xx驻地旧址、加宜红七军驻地旧址、腊酉红军桥、朗洞红军驻地旧址等5处重要革命遗址于2018年8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拟将红七军军部旧址申报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是稳步推进侗寨申遗工作。6月19日,县人民政府印发了《xx县侗族村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方案》(榕党办发〔2018〕32 号),成立侗族村寨申遗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侗寨申遗工作专项经费预算,组建侗寨申遗办公室,申遗基础资料正在收集整理之中。

第三、围绕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提升新形象,确保安全播出。

一是内宣工作常抓不懈,传播党的好声音。一年来,《xx新闻》、《一周要闻回顾》共采制播出348期1900余条。配合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播出有关公告、通告、公益广告等120余条3000余次。开设新闻专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脱贫攻坚春秋攻势》、《总攻深度贫困决胜脱贫攻坚》、《苗侗祖源 绿色xx》、《xx榜样.致富带头人》等新闻专栏等,大力宣传我县各行各业,在建设xx中的感人故事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围绕“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目标,组织策划《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文明聚焦》《农村清洁风暴》、《曝光台》等主题报道。根据县里的中心工作,适时推出《廉政之窗》、《平安xx》、《打黑除恶》、《党建扶贫》、《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等主题系列报道。二是外宣工作提质增量,提升xx美誉度。我县电视台2018年在中央台上稿1条,省级上稿30条,在州级上稿170条。《贵州xx:金秋时节稻谷香 农民欢喜秋收忙》、《xx:交警路政多部门携手抗凝冻保畅通保安全》、《贵州:阖家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文体广新和版权局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