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终不悔 牢记使命谱华章
“只要产业能发展起来,群众富了,一切问题不都解决了,资金上在上级扶持基础上,缺口部分我自己掏钱……”他掷地
有声的话语刚落,群众看着他那不容置疑的眼神,刚才还七嘴八舌嘈杂的群众立刻静了下来。
他就是三门峡市委办公室下派到卢氏县木桐乡河口村第一书记赵旭春,记者见到赵书记时,他正在帮群众在发展卢氏鸡养殖项目上,做最后动员。
“看着群众期盼的眼神,顿感身上的担子很重……”
采访中,当记者要赵书记谈起在村任第一书记的几个月来村里新变化时,他打断了话茬,神情凝重的顿了顿,并没有谈村里新变化,而是向记者谈起初到木桐乡河口村一幕。
记得刚踏上河口村坑坑洼洼道路,见到了闻讯而来的村干部和充满好奇与期待眼神的群众,来时途中坐车的颠簸和疲惫,荡然无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着谈着,当掏出手机看时间时,竟发现手机信号也没了,后来了解才知道该村现在不通手机信号,长居都市的繁华与通讯的便捷,与这个山区小山村的闭塞,让他的心沉甸甸的,于是一个强烈的想法,在他心中默默产生了,那就是让群众基础设施条件尽快改善起来,让群众尽快富起来。
村民们情况又是怎样呢,大家又是怎样想的呢?到村第二天,赵旭春决定挨家挨户走走。一户接着一户,白天找不到人就利用晚上时间,一个多月时间,找旭春把河口村走了个遍,随身携带两个小本本也记得密密麻麻,摸清了河口村的家底:“一些村民生活本来就很贫困,再加上“ 7.30”、“7.24”两次特大洪灾,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村里变成了沙土路,自来水、通讯全部中断,公共基础设施几乎变成一片空白,部分村民再度返贫,村民对村干部评价也不高。”
“干好村每一件事,群众就会接受你……”
就在面临新角色的巨大压力时,家事顾不上,村里的事将他的心填得满满的。一次他蓬头垢面的回到家中,看习惯了昔日爸爸干练精神的形象,儿子一时间如同看陌生人似的审视了他半天,妻子也是牢骚满腹,他总是说“等把情况摸熟了,我就回来”、“等工作上轨道了,就回来”……就这样时间一晃几个月过去了。
白天在群众中间问对策,晚上蜗居在村室那间小屋反复琢磨。时间久了,群众被他的一举一动打动了,他那间小屋也逐渐热闹了起来。经过他认真考察和村委、群众代表商议,一个清晰的三年发展蓝图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通手机信号、通村道、通自来水等,一共10件事,列入他为河口村制订的三年发展规划。
在他的积极奔走下,在木桐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如今,河口村焕然一新,在河口村的塬底、前山投资150余万元架设了两个手机信号塔,接通了通讯线路,河口村的通讯问题彻底解决了,手机通了,投资3万余元的村组水毁道路修复工程已完工,引资5万元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基地建设正在实施,河口街道硬化工程已开工、河口村小河西大桥和水泥路面铺修工程已经获批、解决河口街村沿岸群众长期饮用河水不卫生问题,该项目资金计划已有市有关部门上报省厅,为了鼓励群众大力发展养殖业,每只雏鸡价值6.5元,扶贫资金支持5元,他自己再支持0.5元,帮组群众养卢氏鸡,已发展8000余只……
“下一步,按照河口村三年规划,逐步做好村农网改造、小学危房改造、深山独居户和零散户移民搬迁、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等,有身后工作单位做后盾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我要在三年期间,尽其所能,为当地村民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帮助当地群众尽快富起来,这样心就踏实了。”采访结束时,赵旭春也向记者说出了河口村下一步的发展蓝图。
木桐乡党委书记王跃林谈起赵旭春也是赞不绝口:“在他身上,‘三平’精神得到了诠释,从他坚毅的目光中群众们看到了希望,这也正是我们基层干部所必需的。”
扎根山区终不悔 牢记使命谱华章
本文2018-11-07 15:45:4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0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