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之花别样红(县作协)
文学之花别样红
文 \马晓春
古为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要冲的康乐,是貂蝉故里,赤兔家园。新石器时代的马家窑、半坡和齐家文化遗址与悦耳动听的莲花山花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历代文人墨客展现的淋漓尽致,培育的枝繁叶茂,在河州边缘、岷洮之角绽放出一朵璀璨的文学奇葩,戴上了文化大县之美冠。
文学之花别样红,美丽康乐谱新篇。在全国报刊网络发表文学作品2000多篇,获得全国文学奖项20多个,合著出版文学书籍10多部.......这些成绩的取得,凝结着作协主席的一片心血和作协会员的辛勤汗水。
逆境中成长
有名无实,有人无绩,一盘散沙。这是康乐县作家协会近几年的现状,为扭转文学创作衰败的局面,2018年初,县文联推荐选举全县唯一的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马晓春担任主席。走马上任后,马晓春首先摸清了底子:县作协有会员26人,其中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1人(马晓春),甘肃省作协会员3人(马晓春、常瑞林、晏继祖),临夏州作协会员9人(理事1人)。为此,他率先创办了《康乐文艺》微刊,设“散文天地”“诗歌部落”“文艺动态”等5个栏目,微刊立足康乐,面向全国,为文学爱好者开拓了一片沃土。然而,只有5名会员投稿发表了作品,其余发表38篇作品的作者为全国各地作者,参与投稿的会员仅占投稿作者的十分之一。对此情景,马晓春并没有灰心,依然坚持创办微刊,全面提高作品质量,已刊发全国作者的高质量文学作品45篇(首)。同时,按照县委统战部安排,已发动会员创作全州民族团结征文10篇,并遴选全县征文推荐参加全州大赛。县作协逐渐在逆境中成长起来,逐步打开了局面。
凝聚中打蕾
为了将全县的文学爱好者组织起来、团结起来,增进作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改变长期以来作者单体创作、孤军奋战的格局,实现多出作品、出好作品的目标,并最终达到整体提高文学创作水平,培浓康乐的文化氛围,发现和培养康乐文化新人,提升康乐的文化品位。县作协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先后两次将筹措到的价值1200余元的衣物及学习用品,送到胭脂镇蒲家村6名孤残贫困学生手中。4月,作协与甘肃陇人志愿者协会协作,
文学之花别样红(县作协)
本文2018-10-20 19:46:32发表“征文作品”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10084.html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 乡2024年度基层党建工作总结(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