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天成村扶贫工作总结
2017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县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和福田寺镇党委、政府对扶贫工作的要求,财政所驻村工作队与驻村“两委”班子一道围绕驻村工作目标,分门别类的制定了帮扶措施和脱贫工作方案,使其对号入座,为贫困户如期脱贫奠定基础。
一、基本情况
天成村现有村民小组8个,279户,1240人,劳动力656个,耕地面积1565亩,属一般贫困村。2015年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74人。通过2016、2017年精准识别和审计整改,剔除不符合条件的硬伤户3户8人。动态调整新增5户16人,补录3人,现有建档立卡贫困对象30户85人,全为低保贫困户。
二、致贫原因
(一)贫困村
1、天成村产品结构单一,以发展农业为主,农业基础薄弱,干旱和内涝反复发生,水利设施不配套,交通滞后。
2、群众生产技术落后,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作物品种少,经济收入靠种植和外出打零工为主,相当一部分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3、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艰难,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事业建设无钱实施,如村内道路改善、电力增容、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修缮、村级卫生室改造、安全饮用水、环境保洁等。
(二)贫困户
贫困户致贫的原因:主要是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或因病、因残、因子女上学等原因导致贫困。
三、脱贫情况
2017年无脱贫对象。
四、政策落实及帮扶措施
按照上级扶贫政策要求、工作要求,结合村级实际情况,着重抓了以下四个方面的事项:
一是抓责任促扶贫。财政所工作队自驻村以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及上级扶贫工作精神,加强工作协调和组织领导,所长带队,干部职工具体负责,人人都有结对帮扶户,确保扶贫工作方向准、任务明、措施实。在发展生产、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教育帮扶、危房改造等措施上实施引导,精准施策,帮助村民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二是抓建设促扶贫。以改善村民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以四湖流域综合治理为契机,整合相关资金近50余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一处,疏挖沟渠两条近1200米长,用于改善村民的文化生活和生产条件。
三是抓生产促扶贫。加大以“虾稻共生”为主要措施的低湖田改造进度,让“水患”变“水利”。2017年,鼓励天成村村民及贫困户疏挖稻田375亩用于虾稻连作,投入资金18.2万元。2017年度,养殖户户平增加收入2万元以上。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务实技能。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四是抓保障促扶贫。2017年在工作队的协调下,所属贫困对象与“六个一批”政策进行对接,做到“一户一策”。驻村工作队基本上做到按时走访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2017年发放慰问金9200元,做到真心、真情。
五、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村级集体项目投资不平衡的问题。重点村有国家项目资金支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非重点村没有国家项目资金的支持,村集体收入不稳,干部群众有意见。
二是贫困户家庭收入不稳定的问题。除政策兜底的贫困户外,一般贫困户没有固定的收入项目,仅靠传统的种养收入或不稳定性的水产养殖收入维持生计。
六、几点建议
一是整合支农资金,国家择优扶持非重点村年创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项目。
二是用扶贫项目资金解决贫困对象创收项目,如光伏发电项目,一次性投资,终生获取收益。
三是进一步改善生产设施条件,如硬化生产道路等。
财政所工作队自驻村以来,配合村干部虽然做了一些事情,但后续工作还要继续努力,按上级对扶贫工作的要求,按时间节点完成好驻村工作任务,为早日使贫困对象脱贫致富、村集体创造更多的收入贡献力量。
2017年天成村扶贫工作总结
本文2018-09-27 12:44:11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