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经验材料
为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引领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乡坚持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紧跟全市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步伐,抢抓全县基层组织推进年重大机遇,立足工作实际,大力创新载体,努力破解难题,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政治引领求实效
(一)抓“两学一做”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制定一套学习计划(支部集中学、小组分开学、党员个人学等计划)、开通一个党员交流平台、开播一线远程教育站点等“3个1”学习教育载体,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使学习教育成为党组织和党员长流水、不断线的“日常保健”。截止6月中旬,全乡各党组织共制定学习计划8套,组织集中学习45余次,中心组学习会议6次,支部委员会学习44次,开展党员领导干部、支部书记、老党员、优秀共产党员讲党课15次、围绕“四讲四有”主题开展专题讨论22次,每位党员撰写不少于2000字的学习心得,乡党委副书记对学习笔记进行定期检查并签字。
(二)抓“三会一课”促进制度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按照市委“1+11+x”模式要求,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等11项党内组织生活制度。配备三个学习计划,三个报告单,五个记录本,一个学习笔记。组织党员开展自己查、群众查、互相查、组织查“四项”对照检查,通过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由各党支部开出《党性“体检”报告单》,党员逐项进行对照整改。
(三)抓“固定教育”创新活动题材。丰富党员日常教育活动载体。各支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认真组织开展好党员学习日、党员风采日、书记党课日、政策宣讲日、义务劳动日等系列党建主题活动。各村结合实际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固定日活动:兴水村党支部针对土地开发中矛盾突出的情况,开展“党员亮身份”为主题的“矛盾调处日”;西源村结合拍摄红色电影《黄河之水天上来》群众演员需求大的实际,开展“吃水不忘挖井人”为主题“志愿服务日”;老湾、泰和村针对土地流转群众参与度高的情况,开展“四议两公开”为主题的“民主议事日”;冬青村针对冬青沟垃脏乱差的现象开展“红色冬青”为主题“环境整治日”;金坪村结合特色林果发展,开展“支部带产业”为主题的“技术服务日”等特色主题活动。目前,全乡共开展参观**抗日促进会、清明祭先烈、春季植树造林等“党员固定日”活动37次,重塑从严从实的组织生活新常态。
(四)抓“责任清单”靠实工作任务。每月召开专题会议将各项工作梳理形成“责任清单”,将工作责任分解到村、站所、个人。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对工作进行总结、每半年组织县乡“两代表一委员”对各村工作成效进行评议,主要针对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矛盾纠纷调处、重点项目进展等五项重点工作,“两代表一委员”、包村领导、村书记分值分别占60%、30%、10%。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干部进行惩处,对工作成效明显的干部给予奖励。
二、堡垒引领重实体
(一)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充分借鉴市委11种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多措并举,多轮驱动,齐力助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止目前,全乡村集体经济收入共34.5元。西源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7.95万元,其中土地流转收入5.74万元,互助资金占用费6100元,3个集体上水工程管理费1万元,采砂场管理费6000元。老湾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到5.75万元,其中引进资金5000元,收取土地流转管理费用2500元,土地承包收入5万元。冬青、金坪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达到18万元和2.8万元,系国家输电网络过境占地补偿款。
(二)规范运行扶贫互助协会。一是把促进生产发展、培育特色产业放在优先扶持的范围。各村实际,培育特色产业:兴水村支持渔业养殖,西源村支持优质水稻,老湾村支持苗木繁育,泰和村支持土地流转,冬青村支持设施农业,金坪村支持特色林果及特色养殖。二是进一步完善互助协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资金管理办法。三是严格按照贷款发放程序,注重借前评估、借中检查和借后跟踪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担保方式,确保贷款按时收回。四是加强资金监管,由乡财务、纪委、扶贫站等组成联合督查组,实行“一月一督查一通报”形成良好的运行监督机制。
(三)筑牢基层组织红色堡垒。一是全面推行“一徽一旗一栏一墙一中心”“五个一”建设。二是开展党员“亮身份、践承诺、树形象”活动。建立健全党员亮明身份机制,要求每名党员在日常工作生活过程中形成持之以恒佩戴党徽的良好习惯,时刻以身作则、规范言行、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开展“机关党员先锋行”活动。探索开展“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设置“心愿墙”、“心愿树”等方式征集群众“微心愿”,组织机关党员进村认领“微心愿”,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
(四)加强基层组织治理工作。一是明确村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大力支持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扶贫互助协会依法行使职权。各村普遍建立村规民约、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高龄老人协会等,推进基层民主治理,营造良好村风民风,构建“法治、德治、自治”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二是对排查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集中整治,成立由乡党委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抓住村“两委”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尽快扭转后进局面。
三、人才引领增实力
(一)培育乡村管理人才。一是通过村“两委”换届工作,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占30%,村主任占60%,监委会达到100%,进一步优化了班子结构。二是为抓好各村党建工作,抽调6名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村党建指导员并负责具体工作。三是加强贫困村第一书记素质提升,督促其履行好协调落实脱贫攻坚任务、整合扶贫干部力量、加强驻村帮扶工作队自身建设、帮助建强村级组织等主责主业。
(二)开展乡村人才扶贫。按照“选上来培训、走下去帮扶”的办法,各村扎实开展人才扶贫行动。全乡共挖掘出涉及10个行业的58个乡村人才。兴水村吕宁邦利用电商平台积极拓宽枣产品销路;西源村王进平发挥致富带头人作用,开办砂场、砖厂和养殖场,每年为本村提供600务工岗位。泰和村陈怀岳充分发挥离任老干部余热,将自己总结的红枣种植技术传授给村民;金坪村监委会主任高彦瑜擅长中医技术,通过参加市级中医技术培训提高医术,更好的服务于人民;金坪村村委会主任高秉强兴办养猪场,带头创业致富;老湾剧院聚集了一批乡土文化人才,定期开展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业余生活。
(三)开展人才帮扶带动。着力把农村电商、乡村医生、规模养殖大户、特色种植能手、劳务技能人才、乡土文化人才、乡村教师、农村妇女等创业人才集聚到扶贫攻坚上,为贫困村培养一批技能人才,
党建引领奔小康六大行动经验材料
本文2018-09-25 17:43:05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9807.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