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用典 勤廉做人
学习用典,勤廉做人。
首次听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句话,是习近平主席于2014年1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讲的一番话:“要让每一个干部牢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领导干部要心存敬畏,不要心存侥幸。”
后来,在脑海中第一次重现这句论语经典是在单位组织大家看完一部触目惊心的廉政警示片时,我才明白习总书记引用的经典,已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了。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自孔子的《论语》,意思是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的理解中“见善如不及”讲的是一种道德境界,而“见不善如探汤”讲的是做人的道德底线。
从人们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道德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人们所处的地位和自身的道德修养。如“大公无私”、“先公后私”、“公私兼顾”、“自私自利”,就是人们对不同道德境界的通俗概括。共产主义道德的最高境界是大公无私。在道德境界中,人的行为,都是以“贡献”为目的。用旧日的话说,在功利境界中,人的行为目的是“取”。在道德境界中的行为的目的是“与”。在功利境界中,人即于“与”时其目的亦是在“取”。在道德境界中,人即于“取”时,其目的亦是在“与”。而作为一个审计人,我认为“见善如不及”就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讲奉献,学习先进,积极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掌握最新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一方面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增强自身业务能力,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习审计人员缺少的现代内部审计所需要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经营管理和工程业务等方面的知识,适应审计工作发展的需要,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道德底线指的是人们应该遵循的社会公德的最低警戒线。法律是最低道德要求。作为一个审计人,我认为“见不善如探汤”就是要维护道德底线,底线就是就是要遵守审计职业操守,主要是以下二点:一是保持审计独立性,不受外来和内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在实际工作中,要出具客观真实的审计报告,维护审计的权威性;二是审计干部要“严守清正廉洁”,做“廉洁从政公务员”的典范,“打铁还需自身硬”,正人先正已,审计机关是党纪政纪的维护者、财经纪律的监督者,要求别人做到的,必须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自身正,约束别人才底气足,自己过得硬,监督别人才腰杆直。
前方有道德境界需要达成,有道德底线须要遵守,古代先贤的教诲、来自习总书记的友善提醒,触动着我的心灵,指引着我前行。
学习用典 勤廉做人
本文2018-09-11 08:46:08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962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