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市倾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经验材料
近年来,新郑市按照国家和省市教育工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主题,坚持“以生为本、均衡资源、绿色评价、提升品质”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培育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体育。
一是夯实教育发展基础。新郑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都高度关心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市的办学条件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硬件”精准优化。为提升农村办学水平,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新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去年一次投资24.6亿元,开建13所城区学校,增加学位近3万个,创下县级市学校建设的先河。加强老校改造提升,去年累计投入4000万元,维修改造18个中小学建筑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今年,全市投入翻番,投入8000余万元,改善师生生活、学习等条件,并重点实施乡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新建250余套,从根本上改善了偏远地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积极实施小学计算机教室装备项目,共配备学生计算机3000余台,教师计算机100台,为普通高中装备30多个网络多媒体教室等。
市委市政府对教育全力支持,坚持不让学校为钱发愁,安安心心搞教学。新郑一高的住宿条件差,就盖宿舍楼;实验高中的操场坏了,拨钱修。高中教师的辛苦,领导看在眼里,也记到心里,在有上级政策的第一时间,研究决定拨付每班7680元加班补助,仅此一项,每年市政府要支出1590万元。为了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根据学校地理位置的不同,给每个农村教师每月500至1000元补贴。教育的稳定发展,迎来了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春天。
市委市政府从物质和精神上对教师的付出给予高度的肯定。市政府一方面大力奖励教育有功之臣,另一方面从精神层面给予肯定,为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记功和嘉奖,近年来共记功嘉奖13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二是“组合拳”打出教育教学新天地。新郑市教体局建立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为教育事业发展保驾护航。
两次出台了《关于中小学校校长任课、听评课基本要求》,连续举办了校长优质课大赛,督促学校领导深入课堂教学一线上课、听评课,做到了解教学、研究教学、评价教学、引领教学,变指挥老师干为领着老师干,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制定新郑市中小学校长选聘培训办法,建立健全校长选拔成长机制,落实“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校长任用制度,让一批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学校领导岗位。教体局每年都要派出校长、业务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学科教师代表外出参加高端培训,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为新郑教育注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
在普通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上,教体局更是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1.制定“生源均分”政策。新郑一高、新郑二高、市实验高中三所示范性高中实行生源平均分配的招生办法,依据中招成绩把学生均分成三份,由高中校长抽签决定录取的学校,为普通高中均衡发展、高端发展奠定了生源基础。
2.落实“保送生”政策。每年提前录取保送生1200名,按照“生源均分”政策分配到三所示范性高中。
3.落实教学研究跟进措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市教研室全程指导普通高中教学研究工作,落实每月一轮,深入参与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与学校教师一道探索教学技术、育人规律。在教学研究上,红红脸、出出汗是常态。教研室还制定了毕业班学科教学指导纲要,为学校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抓长线工程是新郑教育发展的基石。教体局提出了“抓好基础学科、打好长线战役”的战略调整,大力开展阅读教学、英语背单词比赛,举行“师生同过写字关”活动,给每科试卷设置5分卷面分等一系列措施,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抓好基础教学。“阅读教学”也成为新郑市中小学特色化教学实验项目,“六合公益阅读”确定新郑市为阅读教学实验基地。
教体局还专门成立了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提升督查办公室,抽调有管理经验的同志,进教室、蹲办公室,早出晚归深入学科组调研,组织各校骨干教师进行优生联合培养,督查管理各学校教育教学运行情况。
4.充分发挥评价的杠杆作用。落实“增值性评价”措施,构造教学质量提升的护卫舰。对学校来说,依据基础成绩,根据每次考试的进步情况来计算评价积分和质量奖金。对学生来说,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在高中的每一次大考的变化轨迹,及时调整指导学生前进的方向。
5.做好后勤服务,为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学校缺什么,教体局就补什么,先后为普通高中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各学科教师150名,为普通高中的良性发展储备有生力量。
三是抓党建强根基。近年来,新郑市教体局党建工作围绕“做实事、强组织、树典型”工作思路,以“党旗红、教育兴”为宗旨,全面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教育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教体局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建立“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重点在教学一线、优秀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中有计划、按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近几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72余名,组织86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校培训,发展教师党员115名,发展学生党员35名,为党组织补充了新鲜的血液。
开展党员名师工程,通过岗位建功、教学竞赛、建言献策等活动,建立“双培养”机制,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培育了一大批师德先进典型。市实验高中校长高征荣获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市直二初中校长陈太喜荣获河南省优秀教师;市直二幼园长马素梅荣获河南省教育管理专家。
党建工作成品牌,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和广泛认可,基层党组织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工程党支部有:市直二幼、市直三小、市一初中、市进修学校、市实验高中;河南省先进基层党校有:市直二幼、市直三小、市进修学校;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有:市实验小学、市直三小、市实验高中。
四是抓内涵提质量。不断加强示范班集体、管理规范化学校、特色学校建设,构建“一校一品”的特色教育格局;深入开展校园足球、校园篮球、乐器进课堂、戏曲进校园以及校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育人质量。
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德树人、以体健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彰显特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走出了一条新郑教育“特色与规范兼容、体育与美育共进”的发展新路子。新郑市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郑州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郑州市美育示范县市等荣誉称号。
在参加2017年郑州市“市长杯”超级联赛中,新郑市参赛球队五个组别全部获奖,荣获郑州市县市区总成绩第一名,新郑市第二初级中学荣获男、女双项冠军, 新郑市西大街中心校青石河小学荣获小学女子组冠军,被郑州市教育局推荐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试点县市。市直三小“爱之翼”合唱团,参加第七届全国少年儿童合唱节展演并获优秀展演奖。“新之声”教师合唱团参加“金水杯”全国教师合唱节荣获金奖、参加郑州市“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合唱比赛荣获一等奖、参加第三届全国教师合唱节荣获金奖。
学校艺术社团蓬勃发展。目前全市中小学校开发的艺术社团活动有150余项,含管乐、民乐、弦乐、戏曲、舞龙、盘鼓、胸鼓、腰鼓、剪纸、泥塑、彩陶、民间手工艺制作、书画等。市直二小的彩泥和剪纸艺术社团已经普及为全体学生的艺术项目。超化一初中的吹歌社团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市直三小和市一初中的管乐团参加“中华杯”全国第十届优秀管乐团展演荣获二等奖,并荣获“中华杯”优秀乐团称号。市实验小学管乐团参加“中华杯”全国第十一届优秀管乐团展演荣获优秀乐团称号、中国管乐发展突出贡献奖。市直二初中、市一初中的机器人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
五是成人职业教育繁荣发展。成功构建面向农村的的职业教育体系,入围第四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名单。
新郑市以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及各级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融入郑州、对接空港、创新驱动、持续转型”的总体要求,认真践行发展新理念,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大力推进“五个体系”“五个新郑”建设这一中心,迎难而上,砥砺前行,推进了该市职成教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整合资源,着力改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省市要求,整合公办职业教育资源,通过合并、撤销、转型的形式,将新郑市3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合并为1所,把新郑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和新郑市雕塑艺术中等专业学校整合到新郑市职教中心。
2017年新郑市政府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为职教中心购置更新桌凳1000套,更新办公桌椅100多套;购置安装空气能热水锅炉,解决师生冬季用水问题,实现学校24小时有热水;对学校水路进行彻底改造,安装无塔供水系统;为优化校园环境,对百亩校园进行全面绿化、美化、硬化,平整硬化6000平米;投资420万元为职教中心建设了400米标准塑胶运动场。2018年计划投资1700万元完成职教中心服装和汽修专业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新建一栋教学楼和一栋宿舍楼。2019年投资1700万元,建设职教中心文体中心。
社区教育发展迅速。成立了社区学院,各乡镇、各村(居委会)设立社区学校,构建了三级办学体系。各成人社区学校开展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各类培训:如超化耐材、曲梁服装、大隗造纸、白寨石雕、牛店玉雕、尖山金银花、白寨密香杏、刘寨葡萄、岳村核桃种植等培训。打造了“超化吹歌乐团”、“黄固寺村舞龙表演队”、“白寨雕塑艺术工作室”、“大隗村戏曲文化工作室”、“和合村书法工作室”和“新郑市读经大讲堂”等一大批特色培训品牌。2017年6月,新郑市荣获河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区,2017年8月新郑市社区学院荣获河南省社区教育先进单位。大隗镇和刘寨镇荣获全国社区教育示范街道(乡镇)。社区教育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从2013年开始,新郑市连续4年组织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2017年11月27日在江苏无锡举行的全国社区成果展演中,超化吹歌勇夺十佳,中央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新郑市组织编写了《新郑市社区教育读本》《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社区居民文明礼仪知识手册》等三本社区教育精品课程,成功承办了郑州市社区教育培训会。
六是抓改革激活力。招录、引进高素质新教师、紧缺学科教师和名优教师,解决教师结构性矛盾,促进学科均衡,激发教育活力;强化名师引领,开展在职教师全员培训和校本培训,促进全市教师专业提升。
学校之要重在管理,管理之要重在师资。新郑市坚持抓好“竞、轮、补、培、评”五字诀,打出了一套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组合拳”。
“竞”: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新郑市高度重视校长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竞聘等方式选拔出135名优秀教育工作者走上校长岗位,选拔城区学校8名优秀校级和中层干部到乡镇学校担任校长,形成科学有序的校长任用机制。
“轮”:新郑加大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力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城区学校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到乡镇学校支教,选派部分农村年轻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2014年和2017年累计到农村学校支教283人,2018年将继续加大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为鼓励教师到农村任教,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同时,新郑市设置了农村教师补贴项目,一类农村学校每人每月补助60元,二类偏远农村学校每人每月补助500元,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高待遇把优秀教师留了下来,农村教育质量得到了保障。
“补”:该市还不断为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加大教师招录力度,保证教师数量与质量。2016年、2017年连续招录新教师600多人,2018年市委市政府再招录400名教师,改善师资结构,为教育质量的提升储备力量。
“培”:为提升教师业务素质,新郑市组织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培五级培训。近三年来,组织教师参加县级以上培训42652人次,共培养省级名师16人,省级骨干教师321人,市级骨干教师1423人,县级骨干教师1630人。
“评”:新郑市一直重视校长、教师评价工作。校长和教师分类评价,同类别之间分学段、分区域评价。教体局负责审核各单位的绩效考核方案,监督各单位按方案执行,并在实行中完善。每年的评先表优全公开、全透明,保证对校长、教师评价的客观性。
七是抓安全保稳定。加强校园安全“三防”建设、校医室建设和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守住安全底线,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为保障学校食品安全,投资3990万元,新建、改扩建食堂58所,建立视频监控平台和网络上报监管平台,达到省一级标准47所,省级食堂数量位于郑州市16县(市)区第一名。食品安全监控平台对全市278所学校食堂,近2200个关键部位,进行联网视频监控,同时落实学校、幼儿园校级领导轮流陪餐制度,实施派驻食品安全特派员制度,构建起食品安全监管“大网络”。
新郑市委市政府、各职能部门、教育系统上下同心同德、共同发力,让新郑教育这条大船在风雨中上路,在砥砺中前行,终于迎来了一个又一个花开鲜艳、硕果累累的收获季节。新郑市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和良好成绩,为新郑整体快速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
模范并不遥远,榜样就在身边。新郑教师队伍呈现出一批批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成绩显著的新形象。新郑教坛,近年来“网红教师”层出不穷:超化镇中心小学校长慕志伟入围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后最终获奖;获得“河南省最美乡村教师”称号的侯书营,坚守乡村教育30多年,把学校搬进自己的家,他的事迹被拍成电影《角落里的阳光》;被评为2016年“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的楚福财,两岁患小儿麻痹,不能正常行走,利用单脚跳着上下楼梯的方法,练会利用讲桌单脚直立上课;不当“富二代”、扎根大山里的“郑州最美教师“王会玲;新郑一高教师“网红瑞妈”--李春瑞,在黑板上写下了赠言“你的一生,我只送一程。不忍言别,但车已到站。我原路返回,你远走高飞!”感动了许多人,引起了很多人的感慨;新郑二高教师石玉锋,纵身一跃,在临考前跳入窨井中帮学生把身份证取出来,使学生顺利参加高考,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事件发生后,短短两天就被大河报、河南商报、郑州晚报等媒体报道,多家网络平台转载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考成绩不断突破,2018年高考,一本上线人数1291人,比去年增加357人;二本以上上线人数3181人,比去年增加156人;专科以上上线人数5074人,比去年增加498人。一本、二本及专科上线人数均居郑州市五县(市)首位,首次实现一本、二本和专科上线人数“三个第一”的大满贯。
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新郑市先后荣获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河南省教育工作先进县、河南省职业教育强县、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民办教育服务先进单位、河南省社区教育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新郑市倾力办人民满意教育经验材料
本文2018-08-31 20:51:12发表“经验信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9490.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