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情况汇报
《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
情况汇报
今天,州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在我县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第三稿审读反馈会,这是对《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出版前的再次督促和严格把关,我们一定要以这次会议为动力,以只争朝夕的态度,正视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加班加点,查漏补缺,力争尽快终审出版。
在此,我谨代表康乐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二轮修志工作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修志历程与主要工作
我县二轮修志工作历经8个春秋,已全面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稿。2008年4月,成立了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同年6月,召开全县第二轮地方志编纂工作动员大会,与各承编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制定《康乐县志(1986—2005)》篇目和志稿撰写任务分解方案、编写要求及说明。县政府办公室两次下发《关于收集康乐县志(1986—2005)所缺资料的紧急通知》,县志办成立四个资料收集组,收集、补充、核对各类资料。同时,向外地康乐籍领导、教授、学者及相关单位人事部门寄发人物资料征集函110份(次),在《民族日报》、中国康乐网、康乐电视台刊播《关于补征康乐县志(1986—2005)》人物资料的通知》,共收集图片350副、单位和人物资料118份。2012年3月,《康乐县志(1986—2005)》篇目被州志办否决,结合康乐实际,重新设置了《康乐县志(1986—2005)》新篇目,之后又不断充实完善。2013年6月18日,州志办在康乐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初稿评审反馈暨修志工作培训会,提出139条修改意见。同年11月,完成共53万字的《康乐县志(1986—2005)》评审稿第一稿。2014年5月16日,州志办在康乐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审读反馈会,提出155条完善意见。同年6月,政府办督促123个单位对修改后的专业志进行审核和补充。县志办严格按照编委会制定的入志人物标准录入人物资料。2015年5月27日,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评审会,并向有关人员发放意见建议征求函70份,征求意见建议49条;同年11月12日,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省州县三级评议会,按照省州志办要求,再次征集入志书画12幅,文学作品4篇。2016年3月,全面完成《康乐县志(1986—2005)》送审稿,共16编、67章、278节,52万字,并向州志编委会上报召开终审会的报告。2017年2月,再次上报了召开终审会的报告;同年11月,针对州志办审读提出的100条意见,县委办、政府办下发文件,要求相关单位补充资料,于2018年3月形成终审稿第三稿,再次上报州志办审读。
二、 年鉴编辑出版情况
自2013年起,我县将年鉴编辑作为地方史志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上成立编委会,印发编辑细则,公开出版《康乐年鉴(2013)》(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康乐年鉴(2014)》(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内部准印出版《康乐年鉴(2015)》《康乐年鉴(2016)》(全彩式印刷)。主任在全省年鉴编辑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介绍及业务辅导,《康乐年鉴(2013)》获“甘肃省第十届地方史志成果一等奖”,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康乐年鉴(2013)》《康乐年鉴(2014)》《康乐年鉴(2015)》《康乐年鉴(2016)》录入中国知网,被国家方志馆、海南省方志馆、甘肃省档案馆、省图书馆及州县档案图书馆等省内外相关部门收藏。年鉴编辑工作做到封面一年一颜色,图片一年一风格,内容一年一充实,特色一年一突出,质量一年一提高。撰写报送《甘肃年鉴(2018)》、《临夏回族自治州年鉴(2017)、(2018)》康乐县内容,选送各类图片。
2017年11月,县上成立《康乐年鉴(2018)》编纂委员会,下发编纂细则,启动编纂工作。由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发文,督促资料报送工作。为加快编辑出版进度,县志办成立八个资料收集组,采取送模板、电话催、帮助写、通报督促等方法,于2018年1月,收齐180多个单位的年鉴资料。编辑人员加班加点,加快进度,于2月底形成初稿第一稿。然后,由主编再次审核把关、精心修改了八次,形成初稿第二稿后,再次把关审稿,补充内容,编辑校对,并送交印刷企业排版设计。6月底,完成初稿第三稿。7月份,完成评审稿,已送甘肃民族出版社和州志办审核。计划将评审稿分送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等全体县级领导和四大院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经县政府和出版社审定后,及时出版发行。同时,已完成地情丛书《划过指尖的流年》初稿。
三、信息化工作情况。我们高度重视地方史志信息化工作,在县人民政府网站开设“康乐县志年鉴”网页,并及时进行更新,在甘肃地方史志网、县政府网上传已出版的五部康乐县志年鉴电子版,实现新编年鉴电子化。县志办开设地情资料室,规范地情资料库,开展志鉴免费阅读服务22人(次),切实发挥了志书年鉴丛书“资政、教化、存史”的作用。
四、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县的地方史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省州业务部门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县志办大部分干部职工年龄偏大,缺乏电脑操作技能,致使电脑编辑难度较大。二是大部分干部职工文化程度不高,欠缺文字编辑能力,导致工作质量难以提升。
五、 今后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反馈会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狠抓落实,全力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力争年底前召开《康乐县志(1986—2005)》终审会;二是计划于10月份公开出版《康乐年鉴(2018)》(全彩式);三是计划于9月份出版发行地情丛书《划过指尖的流年》;四是继续做好地方志资料的整理和挖掘。
《康乐县志1986—2005》编纂情况汇报
本文2018-07-16 10:57:4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8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