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XX区应急委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8-07-12浏览:2067下载218次收藏
 

石景山区应急委2017年工作总结

和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应急委就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对2018年重点工作进行安排。

一、2017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2017年,区应急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市应急委和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维护首都安全稳定为首要政治任务,恪尽职守、迎难而上、奋勇拼搏,从严从实从细做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各项工作。重大会议活动保障机制更加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响应更加迅速,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应急决策辅助支撑更加有力,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维护我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重大会议活动服务保障有力。2017年是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大考之年”,我们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是全市少有的未发生突发事件的三个区之一,实现了“大事没出、小事也没出”的工作目标。

在党的十九大筹备及召开期间,全区应急系统坚持最高标准、最强组织、最实举措、最佳状态,把全力保障大会的顺利召开作为全区最大的政治任务。坚持预防先行,全面细致开展全区风险排查评估工作,共梳理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四大类风险源92项,及时制定并落实了控制预防方案及整改措施,综治、公安、交通等部门持续启动社会面一级加强防控方案,平稳实施轨道交通“人物同检”,实现良好工作效果。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重大节日期间,全面启动应急机制,严格执行三级带班值班制度,强化各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社会和谐稳定。2018年春节期间公布施行新《北京市烟花爆竹安全管理规定》,五环内全面禁放烟花爆竹,全区投入各类控制力量1.3万人,对五环外262个禁放点和2个集中燃放点加强看护,保障了广大居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在空气重污染预警期间,着力做好空气污染天气应对,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坚持常态化夜查,环保、公安、交通等执法部门及时采取停驶、停工、停产等应急措施,各街道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强力抓好“最后一公里”落实。

二是“疏整促”稳控工作平稳有序。围绕疏解整治促提升工作大局,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召开协调会(42次)、集体会商(70次)、约访(152次)等形式,协调化解矛盾纠纷550余件。强化对疏解整治的矛盾排查。加大统筹协调,充分发挥了“信访代理”制度优势,维稳办、信访办等部门和各街道对有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进行预判,坚持摸排、调研、化解、稳控紧密衔接,做到全覆盖、无盲区,确保主要矛盾找得准,重大矛盾不遗漏。全面做好来访群众情绪安抚。在疏解整治过程中,针对玉鲁市场、酒吧街等难点问题,区应急委领导提前会商,主动约访,多次到现场接待,安抚上访人情绪,妥善化解了矛盾。

三是突发事件和突出情况稳妥应对。区应急委领导靠前指挥,各专项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快速反应、积极协作,妥善处置一般级别突发事件117起,同比2016年下降58%,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快速处置涉及公共安全事件。积极应对金顶阳光地下车库汽车自燃、永乐小区大面积停电、北师大附中京西分校诺如病毒疫情等突发事件。妥善处置阜石路燃气泄漏事件,城管委、公安、交通、八角街道等单位全力做好现场秩序维护、人员疏散、交通疏导等工作,历经72小时完成抢修,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赢得燃气集团高度评价。针对非法集资、拆迁信访引发聚集等突出情况,有效稳妥应对,最大限度减小了突发情况对城市运行秩序的影响。主动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宣传部、公安分局第一时间监测网站、微博事件并核实信息,全年共监测互联网舆情近3000条,为应对工作赢得先机。及时有效报送应急信息。在全国“两会”、市“两会”等重要时期,以及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和各类敏感期,严格执行24小时带班值班制度和突发事件“零报告”制度,在全市率先完成了“应急知事”微信公众号新闻报送任务,信息报送数量及采纳率居全市前列。刊发《值班专报》69期,报送城市运行及突出情况各类短信近千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信息保障。规范居民诉求反映渠道,区非紧急救助服务中心全年共受理群众诉求3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到100%,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在全市均名列前茅。

四是应急准备工作更加全面充分。坚持有备无患,强化人、财、物、技投入,全面提升应急准备能力。应急体系更加完善。充分发挥《石景山区总体应急预案》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的纲领性、指导性作用,制定并落实了《石景山区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工作方案》、《石景山区总体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应急管理文件,完成了水污染、环境污染、地震、食药安全、电力事故等专项和部门预案的修订工作。应急队伍更加规范。加强水电气热、社会救助、医疗救治、抢险抢修、通信保障等31支应急队伍建设,提升自然灾害、危化品、火灾、道路交通、急性传染病等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应急救援能力。整合各领域应急专家队伍资源,充分发挥专家在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参谋辅助作用。继续加大对蓝天救援队等民间应急救援队伍的支持力度,强化对专业救援力量的补充作用。应急演练更加专业。加强应急演练统筹管理,印发区级应急演练工作规划,全年开展反恐、消防、人防、防汛、红十字会救助等应急演练260余次,检查处置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增强实战能力。应急宣教动员更加广泛。依托市应急视频系统、区委党校等培训平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12期,培训人员涵盖各级应急管理干部280余人次。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月等公共安全主题宣传活动30余场次。各街道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和“老街坊”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全区27个社区被评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9个社区被评为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应急保障更加有力。全面加强有线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建设,为区应急委各成员单位配发网络ip电话终端78部。继续加大“雪亮工程”建设力度,接入全区平台监控数量增至6961个,重点公共区域高清视频监控增至2092个;完成防空防灾指挥中心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街道防空防灾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全覆盖;完成了2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认定;充分发挥公共管理综合保险积极作用,由保险公司抽调专家队伍参与全区隐患排查整治,于全市率先完成市级台账中我区593个隐患点位的整改验收工作,公共安全形势得到了极大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一是应急管理工作跨部门、跨行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需要进一步强化,协同预警、信息共享等机制还需健全。二是城市安全风险治理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重点领域、重点地区的隐患较为突出,排查整改和防范等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三是突发事件现场管理有待规范,指挥调度、现场管控、综合保障等机制仍需完善,先进科技支撑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二、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安全服务保障任务更加繁重,迫切需要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2018年全区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坚守安全红线,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能力,让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急管理理念贯穿、转化、落实到我区应急管理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建成与有效应对公共安全风险挑战相匹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体系,为我区高端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围绕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持续推进风险管理与城市管理深度融合

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做到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提升全区安全治理能力。强化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管控常态化。全面开展风险隐患排查评估工作,重点抓好水电气热、交通、网络安全等城市生命线以及防火、地下空间、有限空间等行业安全隐患整治,进一步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中的主体责任,理顺工作机制,将风险评估、监测、预警、控制等工作流程和环节嵌入到公共安全各个领域和工作之中。加强突发事件的预警及应对能力。高标准谋划推进区预警中心工程项目建设,优化网络、电视、广播、卫星通讯、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途径,提升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广泛性、准确性。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的统筹协调,积极开展积滞水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进一步提升全区应急系统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区应急委议事协调和推进落实作用,全力完成各项任务,确保突发事件稳妥处置,确保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探索建立街道应急管理联勤联动机制试点,形成防范有力、统一指挥、快速响应、处置高效的应急管理网络;强化基层单位应急值守、信息汇总职能,大力提升应急管理综合能力。

(二)围绕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持续推进日常准备与危机应对深度融合

紧紧围绕有效提高城市安全治理能力,切实强化应急准备和处置工作,将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降到最低。切实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加强节假日、敏感日及重要会议活动期间的各项服务保障以及社会面防控工作,探讨研究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常态化工作机制。密切关注影响城市运行和社会稳定的生活必需品供应、金融投资、教育文化、社保就业、群众诉求等方面问题。进一步完善职责清晰、反应迅速、协作有力的联动处置机制。加强值守应急与信息报送工作。加强对值守应急工作的领导,推动政府系统应急值守体系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改善值班软硬件条件,创造稳定可靠、舒适整洁的值班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巩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优良成绩,强化首报意识,增强信息报送工作的敏感性、及时性、准确性和规范性。推进预案编制和应急演练规划。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新变化,推进各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工作。组织开展预案编制工作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增强成员单位应急预案实用性及可操作性,组织开展城市运行保障、反恐、消防、医疗救治等区级重点应急演练。各预案责任单位全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准备能力。各单位应急队伍每年至少开展2次技能培训。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至少建设或认定1处符合标准的应急避难场所;继续推进人防工程兼做应急避难场所试点工作。

(三)紧紧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持续推进政府处置与社会响应深度融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参与首都应急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灾应急意识和能力。提升舆情分析与引导能力。完善社会舆论、媒体报道及网络舆情的收集、监测、研判和引导机制,及时澄清、处置各类错误和虚假信息,提升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的质量水平。健全宣传、网安等部门信息通报联动机制,协调专业部门和媒体多途径主动发声,及时准确报道突发事件处置情况。继续加大应急宣教动员和社会动员力度。以《北京市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出台和“5.12”汶川地震10周年为契机,加强全民安全教育。积极对接市燃气集团,联合“老街坊防消队”,深入推进家庭燃气隐患入户排查和燃气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每个社区每年至少开展4次以上居民综合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开展1次火灾或地震等方面的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各级学校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应急演练。积极推动国家级、市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及防震减灾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依托各级宣传教育培训平台,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整合资源,提高应急管理的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组建区应急委专家组,健全完善应急专家决策咨询、应急调用、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大力推动城市管理、医疗救治、交通管理、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地震救灾等领域各类应急基础数据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政务移动办公系统应急管理模块建设,加大应急移动指挥车等设施设备的综合调度,为应急处置提供强有力的现场通信保障。深化应急资金保障和应急补偿管理,充分发挥公共管理综合保险在城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标定新方向,新使命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区应急委将在市应急委以及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如履薄冰、奋勇争先、追求卓越的责任意识,树立满腔热情、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精神,全力以赴、尽职尽责,为我区城市公共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XX区应急委2017年工作总结和2018年重点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