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

栏目:征文作品发布:2018-06-26浏览:2896下载189次收藏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

                    孙传志

   学习家训,想起了中国“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林大人林则徐,他留给子女们的奇特家训是:“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由读家训,联想到林则徐的勤政清廉。就我从书本中了解的林则徐,其勤政清廉还真是值得一赞。

在三秦大地上,只要提到林则徐,很自然地会联想到禁烟和鸦片战争,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林则徐是禁烟和反抗英国武装侵略的民族英雄。但是,林则徐在当时,特别是在他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的人们心目中之所以有崇高的威望,重要的因素不仅是禁毒抗英,还有他为官勤政清廉。

林则徐宦海生涯40年,无论何地何官,对国政民瘼,殚精竭虑;他严于律己,廉洁自持,其清德在清朝官场中尤属难得。竭诚尽力,随事加倍认真,是林则徐勤于政务的突出表现。清朝统治到了嘉庆道光时期,官吏不理政事,疲玩成风,已成“不治之症”。(1)这些人“除富贵而外,不知国计民生为何事;除私党而外,不知人材为何物”。(2)生长于这个氛围中的林则徐,不为流裕所染,“在官无日不治事,无日不见客,亦无日不亲笔墨”。“一切谳牍,皆出亲裁,不肯稍有假手”。他常常是“昧爽视事,夜过半方息”。

林则徐做京官期间,当过会试同考官和乡试正副考官。为了选拔真才,每个考试环节他都十分认真,评阅考卷尤其细心。“凡头场四篇,逐篇皆有批语;被黜之卷,必将如何疵累之处分篇批出,自录底本,不使有一篇批语相同者。” 

评阅考卷如此,对其他工作亦如此。1824年冬,林则徐居家服母丧还只3个月,苏北洪泽湖高堰决口1万余丈。湖东边的宝应、高邮等10州县均遭水淹。随着高堰决口,淮河水位下降,洪泽湖的水深仅5尺多,给漕运带来极大困难。为此,清廷特命他“夺情”前往督修堤工。在督工的数月中,他几乎每日都穿着孝服出门查察堤工,风雨无阻。“工长万丈,盛暑烈日中,日必一周,与僚佐孜孜讲画无倦容,雨后徒步泥泞中。”

  振衰起弊,成效卓著。嘉道年间,百弊丛生。张穆形容当时的情势是:“方今良法美意,事事有名无实。譬之于人,五官犹是,手足犹是,而关窍不灵,运动皆滞。”如何解决各种弊端,挽救垂危统治,成为清朝当局最紧迫的问题。林则徐周咨博访,不但深知各种弊端所在,而且善于分辨轻重缓急,采取有力措施,兴利除弊,因而成效显著,获得“无一事不尽心,故无一事无良法”的美誉。

  “民瘼攸关,惟当寤寐以之”。 关心人民疾苦,重视社会生产,是林则徐勤政的重要内容。林则徐作为一名清朝官员,维护清朝统治是其首要职责。他高出于一般官员的地方,是其更重视民众疾苦与统治稳定的关系。他曾说:“官不足悯而民可悯,民即不尽可悯而农民可悯,而农民之勤者尤可悯。”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他以实心实政来恤民、保民和富民。甚至为了人民的生存,单衔入奏,“不惮为民请命”。他确确实实做到了“民瘼攸关,惟当寤寐以之。”

 &#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林则徐--勤政清廉昭后人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