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栏目:动员讲话发布:2018-05-30浏览:3005下载283次收藏
在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召开之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打好“三场硬仗”,启动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就是抓环境这场硬仗中的重要任务。今天,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美丽水乡建设动员大会,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打好治水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各项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重大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温州依水而建、伴水而居、因水而美,江、河、湖、海、库一应俱全,历来就有“江南水乡”的美称。多年来,温州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治水工作,着力治水患、兴水利、保水源、美水景,开展沿海标准堤塘建设,建成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深化温瑞塘河综合整治,实施“515”防洪保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治水成就。但温州水的现状还令人担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成为基本市情和水情,洪涝台旱灾害频繁成为百姓的心腹之患,水环境恶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洪水、潮水、污水、饮用水迫切需要“四水共治”。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我们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生态、提升水功能、储备水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我们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山水智城的重大抉择。我们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美丽浙南水乡的重大意义。

(一)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贯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重点工程”。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分析我省省情,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统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决策,提出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路。夏宝龙书记在温州视察指导工作时,也特别强调温州要把推进治水作为工作重点,对温州治水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明确了新任务。建设美丽浙南水乡,就是从温州实际出发,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创造性贯彻落实全省治水工作部署的实际行动。

(二)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战略工程”。温州要实现“赶超发展、再创辉煌”,必须有良好的水资源和水环境。水是城市的要素、发展的要素。从一定意义上说,哪里的水多水好,哪里将来就会吸引集聚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将是水资源问题,未来城市的一项重要竞争将是水资源的竞争。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治水就是抓环境、谋发展的理念,切实加强浙南水乡建设,提升全市水资源供给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利设施支撑能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水安全、水资源与水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从水安全看,尽管这些年搞了“515”防洪保安工程建设,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主要流域上游控制性工程尚未全部建成,个别地区甚至逢台必成泽国,今年“菲特”台风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从水资源看,尽管我市已建成珊溪水库,但全市还有一些地区供水紧张,山区农民还没有完全解决安全饮用水问题,珊溪水库等水源地的保护工作还任重道远。从水环境治理看,现在一些水网变浊变黑变臭,“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已经成为普遍民意,“寻找可以游泳的河”已经成为大众愿望。随着社

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水环境的期待正如“水涨船高”,我们的治水工作就像“逆水行舟”。因此,我们必须把治水作为顺应民意、改善民生、凝聚民心的首要工作,把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努力创造江河安澜、水质优良、水乡靓丽的局面。

(四)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发展的“倒逼工程”。水的问题,表象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水环境的根本好转,有赖于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我市产业低小散问题比较突出,水资源消耗相对较大,企业污水排放给水环境带来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方式粗放,面源污染突出;城乡污水、垃圾收集处理系统还不完善,基础设施与处置能力不足;市民文明素质还不高,“乱排乱倒、乱扔乱抛、乱搭乱建”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改变,水环境整治成果不可持续,水质根本改善也无从谈起。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可以倒逼企业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和集约发展,可以倒逼城乡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建设,也可以倒逼文明城市创建,促进“三改一拆”、美化绿化等工作。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成效,将成为检验产业转型升级和城市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五)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检验各级党委政府发展理念和驾驭全局能力的“系统工程”。自古以来,治水就一直是地方官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一级党委、政府,如果不能把水的问题解决好,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权益,那就谈不上执政为民。这次“菲特”台风使我省诸多城市遭受长时间的水淹,就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在城市规划中,是否对暴雨的调蓄能力考虑不足?在城市开发中,是否破坏原有的城市水系?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防洪、挡潮和排水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是否还有待加强?在面对长时间强降雨,且风、雨、潮“三碰头”的情况下,城市防灾减灾的应急机制是否健全?可见,加强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不是一项单一的生态工作,更是全局性的民生工作、城建工作、经济工作和稳定工作,考验着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科学谋划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之,把水治理好就是最直接的转型发展,把水治理好就是最基础的城乡建设,把水治理好就是最重要的民生幸福,把水治理好就是最靓丽的城市名片。我们要时刻保持寝不安席、食不甘味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加快推进以治水为突破口的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以治水优生态,以治水惠民生,以治水促转型,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后人的工作业绩。

二、科学把握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

以治水为突破口建设美丽浙南水乡,是一项既超前又适时、既前瞻又现实的战略举措。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创新思路,科学谋划,综合治理,系统推进,走出一条富有温州特色的美丽浙南水乡建设之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治水决策部署,以“治污控源、截污纳管,引水入城、清淤疏浚,建库保源、筑坝蓄淡,活水入园、人水和谐”为主要抓手,重点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防洪保安工程、河网综合整治工程、亿方引水工程、河口治理开发工程、水源地保护工程、水乡文化提升工程,不断提高治水、蓄水、调水、用水的科学化水平,加快修复水生态、美化水环境、提升水功能、储备水资源、保障水安全、强化水管理、弘扬水文化,努力打造“湖库相连、江河相通、山水相融、城水相依、林水相映、人水相亲”的美丽浙南水乡。

推进美丽浙南水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八年基本建成”的进度要求,科学制定 2015 年近期目标和 2020 年远期目标,力争通过 8 年时间的努力,全市水污染得到根本遏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安全得到有效加强,水文化得到大力弘扬,切实把水“蓄起来、连起来、活起来、净起来、美起来、亲起来”,到 2020 年基本建成美丽浙南水乡。近期(2015 年底)具体目标是:主要城市(镇)防洪能力基本达到标准(市区、县级城市、中心城镇分别达到100 年、50 年、20 年一遇标准);增加蓄水量 1 亿方(远期新增有效库容10 亿方),建成区水面率达到 6%以上,新建成区水面率达到 8%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到饮用水功能区要求;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明显提高,平原河网全面消除黑臭河、垃圾河;基本实现无涉河违章,河岸绿化美化率达 90%以上,平原河道保洁率为100%。根据上述目标要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重点要实施以下“七大工程”。

(一)大力实施污染源治理工程

“治水”必先“治污”,“治污”重在“控源”。要从根本上解决水污染的问题,就必须围绕“三个 100%”的工作目标(2013 年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2014 年底城镇污水应收尽收、应处尽处,处理率达 100%;2015 年底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 100%),坚持“整治、严管、建设”一起抓,切实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防治。

要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切实加强工业污染源防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一批污染环境的落后产能,以此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近期要按照“淘汰一批、入园一批、转型一批、升级一批”的思路,特别是抓住小微企业园建设这个契机,全面推进电镀、造纸、印染、制革、化工、合成革等重点行业的整治提升,促使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下降,从而有效减少对水环境的污染。切实加强服务业污染源防治,搞好沿江沿河餐饮业、洗车业、洗涤业整治提升,对污染严重的低小散企业或作坊,严格实行限期整改或直接关停。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严格执行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程,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监测体系,严格控制和整治农业面源污染。

要加强环境综合监管与执法。坚持法治化监管,强化日常的环境巡查与执法,实行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切实加大对环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坚持制度化监管,严格实行区域限批和排水许可证制度,继续落实“河前三包”制度,建立健全平原河道沿岸垃圾清扫制度。坚持公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在全市美丽浙南水乡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