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扶贫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报告
尊敬的x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政府委托,向县人大常委会作脱贫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
2017年以来,xx县委、县人民政府按照中央、省、市扶贫脱贫工作部署,深入落实“六个精准”基本方略,摸清贫困户底数,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精准选派驻村工作队和贫困户帮扶责任人,落实各项帮扶政策,瞄准脱贫摘帽目标,举全县之力做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脱贫攻坚工作,2017年度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下面,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一、脱贫攻坚主要工作及成效
xx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组织动员全县各方面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贫困人口由2014年的19941户61133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1272户3249人,贫困发生率由23.9%下降到0.98%;贫困村由84个下降到6个;一举摘掉戴在头上23年的贫困县帽子。xx县成为全国26个率先脱贫出列的贫困县之一,并获得了全国唯一的“全国试点县脱贫评估验收样板示范县”的荣誉称号。
1、狠抓精准识别,着力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
xx县严格按照中央、省、市要求部署,分别于2014、2015、2017年开展了建档立卡、建档立卡“回头看”、第二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由2014年省分解下达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到2017年省出台贫困人口标准、县乡村按实际评定贫困人口的转变。特别是2017年8月下旬开始的第二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动员县乡村干部和各驻村扶贫工作队,按照“两公示、一比对、一公告”程序精准识别贫困户,摸清了全县共有1272户3249名贫困人口的贫困底数。
2、构建责任体系,着力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
推进脱贫攻坚,关键是责任落实要到人。为压实责任、激发干劲,从县级干部抓起,建立“一对一”帮扶责任制,对识别确定的真贫村、真贫户,全部落实“县级干部包乡镇、乡镇班子成员包片、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包户、机关干部包人”的“五包”责任制,并专门制作贫困户帮扶联系卡和脱贫工作责任牌,详细写明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和联系方式,并在贫困户家上墙公示,构建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一对一”帮扶体系,切实做到人人肩上扛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农户不脱贫,责任不脱钩。
在此基础上,我们坚持“治病找病根,脱贫找穷根”,由县级领导带队,分乡镇组织各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登门入户访贫问苦,详细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对这些贫困户挨个建立工作台账,制定具体帮扶计划和脱贫举措,切实做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为全面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绘出了作战图。
3、坚持靶向治疗,着力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按照“缺什么补什么、没什么给什么”的思路,充分利用现有产业、资源优势,因户制宜,全面开展精准帮扶、靶向治疗。
一是依托特色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腰包鼓起来。
xx是中国五金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和进出口基地,企业家数多,覆盖范围广、用工空间大。基于此,举办用工招聘与务工就业对接洽谈会,为群众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让贫困群众通过入企务工,获得稳定工资收入。2017年累计有1000多名贫困群众通过入企打工或从事零活加工稳定脱贫。
二是依托农业产业龙头抓扶贫,让扶贫资金活起来。
发挥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以xx温氏集团、大北农畜牧公司为等龙头企业为依托,整合2400万元财政涉农资金在乌马营镇大坊子村建设全自动智能化养猪场,建成后年出栏3.6万头商品猪,年最低收益240万元,用于贫困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分红。
三是发展光伏产业抓扶贫,让贫困群众的生活富起来。
2017年,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径。通过联村共建模式,推进光伏电站扶贫项目。2017年,我县建设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23个,共带动贫困户1380个,户年收益3000元,村集体每年也增收2—3万元。2018年我县还将建设39个300千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可带动贫困户2340个,每户年可增加收益3000元,为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添了又一保障。
四是依托教育培训抓扶贫,让贫困群众致富技能强起来。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着眼提高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利用村办夜校,开展会计、电子商务、中医按摩等技能培训,先后培训群众1083人,其中贫困人口556人。二是发挥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平台作用,积极开展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培训,累计培训贫困群众1150人次,650多人凭借学到的技术技能发展起畜禽养殖和蔬菜种植以及转移就业。三是认真落实“三免一助”贫困助学政策,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不让一个家庭因教育问题返贫。“三免一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
五是依托金融服务抓扶贫,让银行扶贫资金动起来。
以我县被确定为省级“金融扶贫产业贷示范县”为契机,将600万元省级专项资金和40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作为风险保证金,以1:5的比例撬动农商行“两免一贴”贷款资金,扶持贫困户自主创业。同时,积极推行落实“
县扶贫办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情况报告
本文2018-05-17 10:07:0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75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