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工作方案》x市秘发[2018]x号文件要求,我乡组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小组,对中央和省、x州市以及我市实施战略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认真梳理,结合我单位工作开展进行了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及成效
xx乡位于xx市东北,距市中心22公里,属半丘陵地区,全乡总面积121平方公里,5555户,14707人,总劳力7164个,耕地面积45300亩,辖25个行政村。共有党支部32个,党员712名,其中农村党支部25个,农村党员631名。全乡以农为主,兼营小杂粮加工及畜牧养殖,是全市水果主产区之一,主要有梨、果、杏、枣、核桃等,年产量近1400吨。
我乡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x州市委以及我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同时,积极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工作措施扎实,工作重点突出,工作成效明显。我乡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123~456”发展战略部署,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衔接落实。重点依托资源优势,形成产业规模化发展态势。主要是根据本地的区位特点、资源优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等情况,确立适合本地的产业发展重点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产业乡发展。明确特色产业升级方向,落实推进措施,上下协同联动,推动特色产业的全面升级。目前我乡特色产业已初具规模,主要有:
1、推进我乡小杂粮加工项目。目前xx乡康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建成加工车间、饲料厂、检测平台及仓库等一系列设施,已投产运营。该项目实施后,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建成了1000亩的小杂粮种植基地,解决58人的就业问题。
2、下神头大葱种植项目,2017年我乡经过农业产业调整之后,当年章丘大葱、中华巨葱、超级葱王种植达到1500余亩,亩产6500斤,按照去年每斤4毛钱收购价格每亩效益可达2600余元,较之传统玉米种植收益接近翻倍。
3、大杏深加工项目。经乡党委、政府搭桥,xx乡得益大杏合作社与杭州超达食品有限公司已达成意向性合作协议,在原有年消化大杏9.8万公斤的基础上,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推广干鲜水果种植,该基地建成后,带动全乡大杏种植3000亩,年消化吸收xx市周边县市大杏达3000吨。
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制约因素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找出乡村发展的差距所在,补齐短板,才能不断缩小城乡差距,逐个问题逐个环节地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过对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了解。总的来说,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由于国家投入和社会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虽然目前建立起了130余人的xx乡人才信息库,但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不相适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也是直接导致大部分企业成为家族性企业并且生产产品只是初加工产品,没有技术优势,不能抢占市场。
2、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环境不优。近年来通过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改善了基本农田较为集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但还普遍存在着标准不高、质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问题,尤其是与高标准的、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基础设施还有较大的差距,规模经营、机械化施工都存在较大困难,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优质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农业面临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农业生态环境成为突出短板。
3、教育与社会心理的影响。制约乡村发展也与我们的传统文化、社会心里和教育有关。千百年来,我们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是围绕“远离农村、远离农业”展开的,“不好好学习,就当农民”,是乡村家长、教师激励孩子学习动机的最有效口号。人们骨子里潜移默化的渗透着一种观念,没出息的的人才当农民,甚至只要和农业、农村有关的人与事都会“低人一等”,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极端,但却是当前社会上的一种普遍观念。
4、城乡缺乏双向流动。过去限制农民进城,把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人为割裂了城乡之间的关系。现在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极端倾向,进城购房成了普遍的追求,也成了城镇化的一项指标。在乡村建设的一些优秀典型案例中我们看到,在外人才返乡带动,往往能成就一个乡村的振兴发展,他们利用在外学到知识、技能和管理经验,凭着一腔对家乡的热情和情怀,为家乡注入了活力,带动了百姓致富。人才难以回流农村、农业,在外人才返乡积极性不高,虽不是制约乡村振兴发展的主要因素,但确实是乡村振兴中的一个短板。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2018年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思路是,进一步加强扶持政策落实,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加强集群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
1、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我们针对当前面临宏观经济影响就业的新形势,出现的新问题,一方面加强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形势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寻求对策,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寻求产业转型发展出路。
(1)全产业链推进我乡小杂粮加工项目。2018年,我乡计划继续深化农业产业调整力度,围绕大狼沟、xx、xx、金庄、现峪、石盆、xx、南神头、练家岗为等丘陵地带9个村庄为中心建立5000亩以上的集约化连片小杂粮种植基地,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链发展模式,鼓励、促进农民将自己手中有限的土地进行流转,盘活土地利用价值,带动全乡小杂粮种植规模化、产业化升级,促进传统农业向增产农业、现代农业的跨越,既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更多返乡劳动力和贫困人员就业,又使本地粮食就地转化,解决了卖粮难的问题。
同时帮助康源公司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和低息银行贷款,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升级产业。同时引导企业与本地小杂粮种植户、合作社形签订原材料购销合作关系,在本地区内形成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在促进当地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同时,调动本地种植散户的积极性,带动本地小杂粮种植业规模扩大,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收获“水涨船高”的效果。
(2)下神头大葱种植项目。2018年我乡计划继续加大农业产业调整力度宣传力度,做强做大下神头村大葱品牌,鼓励周边村庄进行产业调整,扩大大葱种植面积,围绕下神头、上神头、上木章、下木章、峙峪、上封等6个村庄为中心打造我乡大葱种植基地。其次,培养专业合作社,打造公司化经营模式,鼓励、引导农民加入专业合作社,对本地大葱种植进行统一管理,从种植到销售实现一条龙公司化管理、服务。同时,乡政府帮助合作社开拓市场,寻找稳定销售渠道和购买方,通过签订购销合同,稳定销量,重点消除农民对销售前景的忧虑。争取在2018年底产出、销售和效益实现“翻倍”的目标。
(3)做强大杏深加工项目。在xx乡得益大杏合作社与杭州超达
乡镇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专题调研报告
本文2018-05-02 15:26:38发表“调研报告”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7224.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