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情况汇报
罗田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罗田县委 罗田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我县爱国卫生工作在省、市爱卫会的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进一步提升罗田形象,打造最佳人居环境,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从2008年开始,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战略目标,并始终坚持把创卫工作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经济建设的助推工程、对外开放的形象工程、为民亲民的民心工程来抓,按照省级卫生县城的标准,在健康教育、市容市貌、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疾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狠下功夫,县城面貌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城市形象明显提升。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县基本概况
罗田县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集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于一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也是闻名全国的板栗之乡、茯苓之乡、甜柿之乡、桑蚕之乡和野生兰花之乡,全县辖10镇2乡4个国有林场,412个行政村,总人口62万人。我县城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3平方公里,城区现辖11个社区,常住人口11.6万人。
罗田资源丰富,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是华中地区高等植物的重要基因库。水资源丰富,仅天堂河已建成五级水电站,年发电量达l亿千瓦时,投资5亿元位于县北的天堂湖抽水蓄能电站已建成发电,投资60亿元的县南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已建成投产。已探测的地热和优质矿泉水资源可供开发150年以上。全县已发现金、银、铅、锌、铁、萤石、长石、云母、水晶石等19种品位较高的矿产资源,特别是芝麻点花岗石、天堂墨玉和汉白玉等建材储量极丰,可长期开采。
罗田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名胜甚多,是理想的游览、避暑胜地。大别山国家森林公园,由天堂寨景区、薄刀峰景区、天堂湖景区、青苔关景区、和九资河田园风光等五大风景区组成,景区内山势险峻,原始森林茂密,古木参天,奇山怪石。公园内还有三山、四洞、五关、六寨及降风殿、圣人堂、天子坟、天堂积雪等多处神奇景点。群山环抱素有“百岛湖”之称的天堂湖,域面宽阔,水清见底,湖光山色,辉映成趣。
罗田虽地处山区,但交通、通讯十分便利。318国道和武汉至合肥的高速公路横贯县城、距武汉外环阳逻大桥仅70公里,距京九铁路浠水车站40公里,且有二级公路相连,县城距长江黄州、兰溪码头不过100公里,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10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罗田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蚕桑、板栗、旅游三大支柱产业和以丝绸纺织、机械电子、医药化工、建筑建材、小水电、食品加工等六大系列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主要产品有白蚕丝、丝绸服装系列、板栗系列食品、汽车配件、精细化工等l00多个品种。其中,“罗田板栗”、“九资河茯苓”、“罗田甜柿”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茯苓制品”、“速冻板栗”、“炒板栗”、“银花露”、“甲哨唑”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罗田人观念开放,罗田是投资者的乐园。新时期,县委、县政府以特色资源为载体,以优惠政策为动力,以宽松环境为依托,以诚信服务为根本,用真诚和效率,嫁接海内外各种投资机遇,以真诚和热忱欢迎四海客商到罗田投资兴业。“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随着城区综合环境不断优化,县开发区共引进企业54家,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3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86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7.9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50元,年均增长14 %。
二、主要做法
(一)立足大发展,瞄准高目标,持之以恒抓“创卫”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县财政紧张,依靠自身财力搞建设、抓创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始终没有放弃对实现创卫目标的追求,没有放弃对抓环境建设的恒心和决心,坚持负重开拓,克难攻坚,常抓不懈,把创卫工作作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增强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高县城知名度的重大举措,摆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果,稳步推进创卫工作。
(二)加强组织保障,强化工作机制,构建强势创卫格局
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目标作为全县创建工作(省级卫生县城、争创平安县城、旅游县城、园林县城、文明县城)的优先内容,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这一民生工程作为其它各项创建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机制,使创卫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一是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确保组织领导落实到位。成立了以县委书记肖燕梅任政委,县长詹红运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夏志东任常务副指挥长,县委、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指挥部。二是完善保障机制,确保人员、经费和物资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将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纳入县城总体发展规划,加强了爱卫会机构设置,由县长任爱卫会主任,按副科级建制调整充实了爱卫办领导力量和工作力量,足额落实了办公经费,创卫以来共落实除四害、健康教育、改厕等专项经费100余万元。强化了爱卫办的监督检查职能,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考评奖励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县委、县政府把创卫工作作为日常工作,与其它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指挥部加强日常跟踪检查和重点任务督查督办,与《五讲五评五考》工作挂钩。四是完善工作部署,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指挥部统揽全局,立足长远,规划部署全县的创卫工作,制定长远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任务,及时研究部署阶段性创卫工作,明确每一阶段的任务、标准和完成时限,使创卫工作有计划、有步骤进行。
(三)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创卫的浓厚氛围
始终把发挥和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创卫的主动性、积极性放在首位,突出宣传教育的群众性、教育性和实效性,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地抓好创卫宣传工作。一是利用会议开展宣传。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大规模、高规格的创卫工作大会,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作动员讲话,安排创卫工作的会议。二是利用多种宣传日和形式开展宣传。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等宣传日及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出动宣传车、设立咨询台、制作宣传展板等进行广泛宣传,先后发放创卫宣传单3万余份,悬挂条幅300多幅。通过举行环境卫生大整治、“清洁凤城”百日行动、“ 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万人签名等活动,把创卫宣传触角延伸到城区的每一个角落。三是借助新闻媒体开展宣传。在县电视台、罗田报、罗田主流网络媒体开办了《聚焦创卫》、《创卫专栏》等栏目,宣传创卫知识,发布创卫信息。四是全面普及创建标准。把标准作为创建的指针,严格按标准开展创建。编发创建知识读本、健康知识读本10万册。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我县举办了4 次创卫标准培训。
(四)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创建卫生县城需要建设,建设需要投入。为有效解决资金难题,我们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利用多条渠道和多种办法,筹措建设资金,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呈现出基础设施大建设、人居环境大改善、经济建设大发展、综合实力大增强的可喜局面。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四年多来通过招商引资、吸收社会资金等多种办法,着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二是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努力改善城市环境。高标准建设完成了义水外滩和城区主干道绿化美化工程。县城新增绿化面积15.8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15%,人均绿地面积达9.32平方米,城市生态化品位进一步提升;高标准实施了亮化工程,城区道路全面亮化,亮灯率达98%以上。每当夜晚,华灯初上,城区主要街道五光十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加强各类污染治理,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近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防治大气、水污染为重点,积极推行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把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标本兼治,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有效控制了污染。今年县委书记肖燕梅同志还荣获“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四是加快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建设。按照标准化、环保型和无害化处理的要求,建设的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
(五)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全面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城乡居民的文明卫生素质
我们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创卫工作的切入点,把增强人民群众卫生观念和卫生意识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坚持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全县社会发展规划。我县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主管副局长为团长的健康教育巡讲团,落实专项经费10万元,配置了必要办公设备。三年来,通过各种平台,共举办大规模健康知识宣传活动12场次,累计接受教育群众3余万人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75.1%和63.2%,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分别达92%和73%,全民健康意识不断提高。
(六)狠抓创卫难点,大力整治市容市貌
为加快省级卫生县城创建步伐,我县以促发展为核心、强管理为手段、练素质为重点,坚持建章立制与塑造形象相结合,严管重罚与攻坚破难相结合,在全县开展综合整治,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一是强化街道卫生管理,有效促进了城区环境卫生改善。二是狠抓社区和单位卫生管理,卫生面貌大为改观。三是大力开展市容环境、交通秩序整治活动,交通秩序明显好转。四是大力实施集贸市场改造整治,交易秩序和环境容貌显著改善。五是强化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七)建立健全各项长效管理机制,狠抓长效管理,不断深化创卫工作内涵
近年来,我县在认真总结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把营造优美有序的生活环境,作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建立卫生工作长效管理机制的新思路、新途径,不断丰富和深化了创卫工作的内涵,使创卫工作始终保持了旺盛的活力,推动管理工作由阶段性检查、突击整治逐步向狠抓长效规范管理转变。一是从建章立制入手,坚持依法管理城市。二是积极探索在城区进行环卫体制改革,完善道路、社区的清扫保洁机制,提高卫生清扫保洁质量。三是加强城建、环卫、环保、卫生监督、交通等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四是加大严管重罚力度,彻底治脏治乱。交通、交警、卫生、城建等执法部门针对容易反弹的实际问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巡查频次,延伸巡查触角,延长集中整治时间,严管重罚、疏导结合,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形成的 “整治-反弹-再整治-再反弹”的怪圈。
三、省级卫生城市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一)爱卫组织管理坚强有力
1、领导重视到位。我县历年来把爱卫工作纳入政府议事议程,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湖北省爱国卫生条例》,把爱卫工作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纳入罗田十二个五年规划。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
罗田县创建省级卫生城工作情况汇报
本文2018-04-11 12:16:01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6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