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级党史编写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8-04-09浏览:2706下载121次收藏
认真编纂党史二卷,一切为了资政育人 ——我的党史二卷编写工作体会
 
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的要求,我们于2012年8月开始了《中国共产党金寨历史(1949——1978)》的编写工作。2016年11月,终于送安徽人民出版社审印。全书 25 万字,分 4 编27章97节以及三个附表和后记,编撰经历了 4年半的时间,大概分为设计编目、搜集资料、 撰写初稿、总纂合成、征求意见与修改、出版 6 个阶段。从狭义的成书过程讲,整个过程大概分为准备、编写和修改三个阶段。
其中准备阶段,主要是做了以下三件事:(1)拟定编写大纲,(2)组织编写专题,(3)辅导和督促专题的编写。2012年8月20日,县委办公室印发了编纂工作方案和征集专题资料的通知,根据市委党史研究室下发的74个专题,确定了45个专题承编单位。9月12日,召开编纂工作动员会暨业务培训会,县直42个单位以及梅响两库管理处、淠史杭灌区红石嘴管理处的分管领导和编写人员参加了会议,县委分管领导到会讲话,县委党史研究室与45个专题编写单位签订了责任书。省委党史研究室二处徐京处长做业务培训。以此次会议为标志,我县的党史二卷编写工作正式开始。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拟定党史二卷编目初稿。3月26日,邀请县内熟悉党史工作的部分同志审定编目。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为征集专题资料阶段,我们组建了《金寨党史编辑部》,由当时的县委党史研究室的四位同志和聘请的一位老同志组成三个督导组,对45个承编单位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督促各单位的专题编写工作。
编写阶段主要是确定编写人员,分段撰写初稿。当时,我们共有四位同志,根据工作量和各人的专业兴趣,每人负责编写一编的初稿。从2013年10月开始编写工作,2015年7月完成二卷初稿。
修改工作从2015年8月开始,至2016年7月结束,由张仁衮同志和我负责。初稿先后经历了四次较大的修改。我们先后征求了健在的五六十年代的县委领导、第一轮《金寨县志》主编、近几届县委、政府领导和专题承编单位的意见。这其中我们征集到了部分老领导的修改意见,而绝大多数专题承编单位都没有提出修改意见。我们得到了市委党史研究室邓主任、蒋主任和省委党史研究室徐京处长的精心指导和大力帮助,他们曾两次审阅了全书的文稿,从编章节目的标题到史实、政治原则、史论都提出了大量的具体的修改意见,为这本书的完成花费了很大的心血。
我们的编写体会:
一、吃透“两头”,掌握科学的写作方法。我们在编写过程中,明显感觉到县级党史正本与中央和省里的党史本子完全不同。中央的本子写的是全党的活动,层次高、宏观、理论性强;省级的本子记述范围大,历史资料丰富,选材余地大;县级是基层,工作很具体,由于当时的办公条件和档案工作差,留存的历史资料很单薄,要写好它,选择资料的难度比较大。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写什么”和“怎么写”。我们的体会是吃透“两头”,掌握方法。“两头”就是“上头”和“下头”。“上头”是指党中央的大政方针和重大活动,包括党的组织、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等。凡是党史二卷涉及的每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项活动都要熟知,特别是主编必须要掌握这些内容,其他编写人员则需熟悉各自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级党史编写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