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

栏目:理论文章发布:2017-12-29浏览:2855下载270次收藏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懂弄通做实,奋力开创新时代龙城政法工作新局面,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区委政法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全面做好“保稳定、护安全、促和谐”工作,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建设五大发展美好社区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综合运用政府与社会“两只手”的合力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为汇聚力量,合为发挥合力,要求运用好政府之手与社会之手两手力量,把治安问题视为社会病症,分清症候、对症下药、辨证施治。政府之手,着重在关键部位、重点问题,要起到引导协调作用,主要特征是“硬”,需要约束和规范;社会之手,着重在覆盖全面和影响深远,要产生传动承托效应,主要特征是“软”,需要指导和管理。两只“手”,着力领域不同,运用手段不同,追求目标不同,关注重点不同,必须实现合理部署、科学布局、软硬结合,实现协同的最佳效应。

2、面临当今中国社会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发现,过去政府“管”多了,“做加法”多了,“硬”的行政方式多了,现在要适度“做减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鼓励社会参与,注重法治转型,既要防止“父爱主义”的政府一味托底现象,又要避免“软的过软,硬的过硬”的无力局面,更要避免没有“减压阀”的高压锅效应。小政府大社会是现代社会建设的方向,但在中国社会治安的语境中,从解决最根本的民生——平安问题出发,大社会固然代表强化社会力量一方,小政府却决不能演变为弱政府。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党和政府保持领导力和控制力是防止改革方向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前提。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更好运用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两只手,政府通过指导组织志愿力量、购买社会服务深入动员,社会通过自愿参加和互助协作参与治理,“两轮驱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安多元共治格局。

二、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化”融合发展

1、综合治理法治化。良法善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社会治安实现有效治理的普遍要求。社会治安实现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法治社会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基础,法治应该回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尤其是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治安问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治化首先要实现治理体系的法治化,即总结20余年来的综治实践并予以制度化法治化,完善发展作为中国特色法治体系之下的平安建设法治体系,包括治理结构、治理机构、治理手段等体系架构和治理的组织统筹、分工推进、应急处置、运行保障、舆情引导等机制设计;其次是治理主体的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和法治水平提升,既包括处于“关键少数”地位的领导干部法治素质提高,也包括公民普遍守法的意识和观念增强。复次是治理方式的法治转型,要求引导综治参与主体运用法治方式把治安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的法治问题来加以解决,但决不意味着以法律手段来全部替代政治、经济、行政、文化、教育等其他手段。

2、综合治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