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年县农技中心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7-12-24浏览:2787下载262次收藏


 2017年,县农技中心在县农业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确保全县粮食稳定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按照年初既定的工作要点,认真履行农技推广职能职责,大力开展粮食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狠抓各项绿色高产高效科技增粮措施的落实,为全县全年种植业增加值增速达5.6%目标的实现夯实了基础,保障了全县粮食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抓好小春示范样板建设工作。2017年小春,在赵家店镇他利颇村委会嘎里么小组举办了核桃地连片套种大麦(v43)示范样板105亩,经测产,平均亩产达289.13千克。在金碧镇胡屯村委会胡屯村举办了小麦(云麦56号)示范样板100亩,经测产,平均亩产达260.60千克。在金碧镇龙林村委会举办蚕豆新品系(彝豆系列)示范样板103亩,示范品种8个,为筛选适宜州内推广种植的蚕豆新品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二)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受州农科所委托,小春完成小麦新品种试验1组(供试品种3个),按时上报了试验报告。在金碧镇龙林村委会开展2017年蚕豆新品种省级第九轮联合区域试验1组(试验品种9个),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完成各项试验内容,取得相关试验数据及资料。大春开展楚粳水稻新品系多点试验1组(供试品系4个“16鉴31、16鉴35、16鉴42、16鉴86”,对照种1个为“云粳26号”),经实收测产,“16鉴42”表现较好,较对照种亩增产182千克,增27.08%。以上试验工作的开展,加速了州农科所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进程,同时也锻炼、提高了本单位科技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认真组织实施省专项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今年,我中心在金碧龙林、新街小古衙、龙街仓屯实施省级农业生产发展专项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创建3个3.22万亩(其中百亩核心区425亩,千亩展示片4241亩),项目总资金90万元。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狠抓了以下工作措施的落实:一是推广优良品种。在3片百亩核心示范方(共425亩,其中金碧龙林145亩,龙街仓屯125亩,新街钱湾155亩)统一每亩兑供补助“楚粳28号”优质良种4千克,共补助良种1700千克。在秧田期组织开展小秧病虫害联防2次。二是推广配方施肥。对千亩示范片进行了肥料补助,共发放补助的商品有机肥256吨,尿素8.56吨,水稻配方肥17吨,硫酸钾4250公斤。三是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3个万亩示范区累计安装使用太阳能杀虫灯215盏。在6月底和8月初分别组织对千亩示范片水稻主要病虫害开展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2次,共计防治8482亩次。在项目区开展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30个监测点的调查监测工作。项目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防治效果达到病虫害经济为害指标以下。四是开展科技培训。3个示范区共开展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科技培训4期458人次,发放《xx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用手册》1440册,极大地提高了项目区粮农科学种粮水平。实施了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1组,同田对比试验2组。经9月20日至30日县农业局组织专家验收组实地测产验收,百亩核心区平均单产813.0千克,千亩展示片平均单产731.6千克,万亩示范区平均单产696.1千克,比非示范区平均亩增产稻谷85.74千克,3.22万亩共为全县增产粮食276.08万千克,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同时,我中心还安排人员指导昙华乡农技中心实施省专项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创建9664亩,经9月初实收测产,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3106千克,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达2302千克,万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2126千克,均超额完成目标产量。项目区比非项目区(1890千克/亩)平均亩增产马铃薯236千克,9664亩共计增产228.07万千克。指导金碧农技中心实施州级科技增粮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1.378万亩,经实产验收,百亩核心区平均亩产达809.9千克,千亩展示片平均亩产达733.9千克,万亩示范区平均亩产达690.3千克,项目区比非项目区(576.4千克/亩)平均亩增产稻谷113.9千克,13780亩共计增产156.95万千克。通过一系列绿色高产科技措施的推广落实,5片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可为全县增产粮食661.1万千克。

(四)持之以恒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一是大规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年共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6.7万亩(小春21.7万亩,大春25万亩),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核心示范样板12万亩。继续完善主要粮油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更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决策系统,重点抓好优质粳稻、玉米、果蔬、油菜、马铃薯等优势作物专用配方肥的推广,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开展水稻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1组,水稻田间肥效同田对比试验2组,马铃薯田间肥效同田对比试验2组,白芸豆田间肥效同田对比试验1组。二是积极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组织增施商品有机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核心示范0.082万亩(龙街干海资500亩〈种植作物为工业辣椒〉,鼠街320亩〈香葱190亩、枇杷130亩〉),辐射带动面积达1.1万亩,改良培肥土壤,促进农业产业和区域农业增产增效。三是深入开展“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结合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和全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的创建,建立101片1.017万亩的化肥减量增效核心示范区:(1)建立龙街、金碧、新街3片3500亩的水稻示范区;(2)建立以桂花、三台为一片1050亩的有机白芸豆示范区;(3)建立以昙华、石羊(冬早马铃薯)为一片1200亩的马铃薯示范区(其中石羊1000亩为冬早马铃薯商品薯、昙华200亩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示范);(4)以96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水稻、蔬菜、葡萄、果蔬、魔芋等)为主的4420亩核心示范样板,同时,蚕桑、魔芋、枇杷、香葱、辣椒等各种作物也相继开展小规模的推广示范。通过以点带面,扎实推进xx县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全面落实。四是扎实推进节水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以高原特色高效节水农业等项目为依托,因地制宜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加大水肥一体化和涵养水分等农艺节水保墒技术推广力度,全年推广节水农业技术示范3.6万亩,提高了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

(五)抓好晚秋作物及油菜生产技术指导服务。今年,我县共实施大春间作套种及晚秋粮食作物种植8.57万亩(折粮2.85万亩),举办核心示范样板10285亩;在东西、南北两条生态经济走廊种植油菜5260亩,辐射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3万亩。我中心编制了《xx县2017年农作物间套种技术规程》印发各乡镇指导晚秋作物种植,并重点做好金碧、龙街、新街、六苴、赵家店5个乡镇的晚秋作物生产及油菜种植技术指导服务工作。预计晚秋可增产粮食1.39万吨;全县粮食产量预计达14.9万吨,比2016年14.67万吨增1.56%。

    (六)加强中心党支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习廖俊波、刘睿等同志先进事迹,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等学教活动为切入点,认真履行局党委与我支部签订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健全个人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单位班子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及作风纪律建设,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单位各项工作正常有序开展。

    (七)其它工作。2017年5月,我单位参与完成的“‘楚粳28号’绿色栽培集成技术示范推广”获得2015年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三等奖(表彰单位:云南省农业厅,今年5月颁发的奖状);我单位参与完成的“楚粳优质稻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广”获得2015年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表彰单位:云南省农业厅,今年5月颁发的奖状)。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积极探索并推进示范区建设与粮食功能区划定相结合,稳定并逐步恢复水稻生产,确保口粮安全。”是省农业厅今年提出的工作要求。但由于我县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呈逐年减少态势,给示范区选址等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且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相对偏低,农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力不足,接受新科技意识不强,加大了项目科技措施推广难度。

    (二)单位职工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专业技术知识、技能更新不快,人员、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难以适应现代农技推广工作的需要。建议多创造一些学习、培训的机会,充实一定的年青科技人才。

    三、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中心将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农业局工作要点、工作要求,扎实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抓好2018年麦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样板建设。在龙街何家湾举办麦类产业技术体系示范样板80亩,其中:小麦(云麦56号)示范样板20亩,平均亩产达350千克以上;大麦(v43)示范样板60亩,平均亩产达250千克以上。

    (二)做好东西、南北两条生态经济走廊油菜种植及全县晚秋作物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三)完成楚粳水稻新品系多点试验1组。根据州农科所水稻育种栽培站的安排,继续在金碧龙林开展楚粳水稻新品系多点试验1组,按时完成各种资料、数据和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上报,加速楚粳水稻新品系选育进程。

    (四)认真组织实施好省专项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结合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推进,计划在金碧镇、新街镇、龙街镇创建省级水稻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3个,面积不少于3万亩;在昙华乡创建省级马铃薯绿色高产高效万亩示范区1个,面积不少于1万亩。

    (五)抓好土肥工作。继续完善测土配方工作,巩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让测土配方成果转化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惠及更广大农民。一是2018年计划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46万亩(小春21万亩,大春25万亩),举办测土配方施肥核心示范样板12万亩(小春5万亩,大春7万亩)。二是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7〕18号)及省、州土肥工作会议精神,做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土样采集及送检工作(取样不少于32个,覆盖全县12个乡镇,覆盖全县所有土属并代表全县主要农作物耕地质量水平),及时完成县域耕地质量数据更新。三是完成《xx县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报告》、《xx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报告》的校刊发行工作。

    (六)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农业局交办的临时工作任务。

    (七)加强农技中心党支部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7年县农技中心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