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材料

栏目:发言稿发布:2017-12-21浏览:2462下载159次收藏

 

 今年10月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大会的重大历史贡献就是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就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按照“八个明确”论述的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十四个坚持”,真正做到以新时代党的基本方略谋划发展、推动工作;就是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上、行动上,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概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聚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我们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分三步去理解,首先,理解“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我国发展站到了新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理解新时代应是党的十八大至2050年这个时间段。其次,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伟大实践,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三,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虽然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所以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二者是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源与流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点:第一个都同属于马克思主义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第二个都是马列主义中国化成果,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几次理论飞跃);第三个都写入了我党党章(什么时间写入党章),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它们的不同点:一是聚焦主题不同。毛泽东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一系列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邓小平理论回答和解决的是“什么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涉及到国际共产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建设党”和“怎样使这个执政党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地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回答和解决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二是实现目标不同。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一个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富起来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百年目标”,中国人民强起来了。三是历史影响不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重大指导作用,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实施的变革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习近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必将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国史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

1、从历史地位看其重大意义,历史地位有3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2、从历史贡献看其重大意义,历史贡献有4点:

3、从历史作用看其重大意义,历史作用有4点: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国5年来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这一思想的实践意义,在于把中国的发展带到了新的历史方位,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思想的历史意义,在于让我们前所未有地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这一梦想。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这一思想的理论意义,在于把握追寻理想社会的真谛,为人类通往真理之路树立起新航标。没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不会有“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思想的世界意义,在于打开了现代化的更多可能性,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二、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的变革,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气象新作为;二是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第一,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明确讲的是根本主题和目标任务。第二,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个明确讲的是国情实际和发展方向。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大国成为强国)提供价值引领。第三,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个明确讲的是“两大布局”和“总体方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体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尤其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素,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第四,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明确讲的是发展动力和战略步骤。第五,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个明确讲的是法治环境和法治保障。第六,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这个明确讲的是军事条件和军事保障,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军事保障。第七,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明确讲的是国际环境和外交保障,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第八,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个明确讲的是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这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政治保证。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报告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并概括为“十四个坚持”:第一,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讲的是领导力量问题;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的是政治立场问题;第三,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讲的是发展动力问题;第四,坚持新发展理念,讲的是发展导向问题;第五,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讲的是依靠力量问题;第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讲的是法治保障问题;第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讲的是精神力量问题;第八,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讲的是发展目的问题;第九,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讲的是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第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讲的是国家安全问题;第十一,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讲的是国防和军队建设问题;第十二,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讲的是国家统一问题;第十三,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讲的是中国和世界关系问题;第十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讲的是党的自身建设问题。这“十四个坚持”,涵盖坚持党的领导和“五位一体”总体总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国防和军队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对外战略,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战略与战术相结合,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这“十四个坚持”,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十四个坚持”每一条都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毫不动摇地坚持,不折不扣地落实。

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坚定维护核心,把牢政治方向

一个时代的开启,总是以伟大思想为引领。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发生了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踏上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强党、强国、强军的思想,是亲民、爱民、为民的思想,是彰显中国智慧、解决人类问题、开辟现代化途径的思想,在迈向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必将彰显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崇高风范和卓越领导能力,形成了一种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和团结在周围的强大力量,保证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保证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我们要坚决拥护、衷心爱戴我党当之无愧的领袖和核心,把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政治和政治责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最高遵循,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站稳政治立场、把牢政治方向、坚持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道路,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始终不忘初心,牢记职责使命

    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换发出了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矢志不移的人民立场始终是我们党鲜明的政治品格和独特的政治优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满着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充满着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赤子初心和使命担当。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持续补钙壮骨、立根固本,把信仰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坚定“四个自信”,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实践;就要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就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xx调研时的嘱托,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立足本职岗位,把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做得更好,为建设“五个xx”、让中原更加出彩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着力解决问题,推动建设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有力武器。当前“放管服”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我市行政服务工作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破解这些难题提供了重要遵循。一要围绕解决办事群众对服务不满意的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服务大厅管理。近年来,我们中心党组高度重视服务大厅管理工作,通过开展“三深入三提升”、窗口服务标准化、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坚持领导带班服务窗口、中心科室联系对接楼层,使窗口的工作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但也存在少数同志因工作作风和工作纪律等原因引起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把服务大厅管理作为行政服务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切实把服务窗口工作人员管住管好。要凝心聚力管大厅,坚持领导带班服务窗口、中心科室联系对接楼层、楼层长和首席代表等制度,将领导精力、科室人力和单位财力向大厅聚焦,形成齐抓共管合力;要紧盯短板管大厅,在管什么上想真法,在如何管上出实招,切实解决项目应进不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工作场所卫生不整洁,办件效率不够高等问题,以问题的解决推动管理水平的提升;要创新方式管大厅,进一步增强愿管的意识,提升善管的能力,强化敢管的作风,把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坚持堵疏结合、教管并举、奖惩齐用,做到既管理又关心,既提要求又解决问题,变“我要管”为“让我管”,促进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水平和办件质量的不断提升。二要围绕解决行政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行政审批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不高是群众反映较多的问题,也是影响制约当前xx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的重要因素。“互联网+政务服务”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理的重要举措,正是解决这一问题有效办法。我们要借着各级政府建设网上政务服务平台的东风,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在抓统筹、抓协调、抓督导中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及时解决推进中的困难问题,高标准建成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按时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目标,早日让老百姓享受到“放管服”改革的成果。三要围绕解决公共资源交易项目易发生违规违纪问题,坚持依法办事,强化交易平台的建设与管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出现了诸多新情况新问题,比如,业主搞明招暗定的虚假招标,代理机构搞量身定作的排它性招标,投标企业围标串标,监管部门工作人员干涉招投标,评标专家打人情分打关系分打利益分,等等。这些问题在我们中心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如不加以解决,将严重损害我们中心的形象。我们应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和按章按事的意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以强有力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第一立规矩,就是要依据法律法规和上级文件,结合我们中心实际,建立完善交易平台的各项工作职责、管理制度、交易流程等,用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防止因平台服务管理不到位而出现违规违纪的问题;第二堵源头,就是要严把受理关,确保招标文件及其评标办法合规合法,杜绝因招标文件先天性不足致使项目带病进入交易环节问题的发生;第三用系统,就是要真正使用电子招投标系统,实现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用电脑管人脑,确保交易公平公正公开,避免人为干扰招投标问题的发生。

(四)发挥领导作用,落实从严治党

打铁必须自身硬。进入新时代、解决新矛盾、完成新使命,关键在于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顽强意志和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党振奋、举国赞誉、举世瞩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强调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划出了党员干部思想行为的高线和底线,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确保党长期执政的行动纲领。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坚决扛起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责任,坚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定力,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加强党组织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始终做廉洁自律的表率,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遵守廉洁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带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锻造更强本领,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跟抓落实本领,更好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责任使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行政服务中心副主任十九大精神座谈会发言材料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