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福利院长不忘初心跟党走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栏目:心得体会发布:2017-12-14浏览:2666下载244次收藏

2017年10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市直机关工委面向市直属机关第一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四型十好”工作重点推进单位和第二批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四型十好”创建工作重点推进单位党务工作者举办的市直属机关2017年第三期专职党务干部培训班。在历时一周的培训学习中,我们参观了被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以及位于太行山深山区被誉为“红色文化之乡”的回龙乡。
红旗渠是一个人工修建的灌渠,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县。据史料记载,从明朝正统元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共514个春秋,林县发生多次自然灾害以及大旱绝收。有时大旱连年,河干井涸,庄稼颗粒不收。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干旱严重到“人相食”,在这514年里发生“人相食”达到5次。
元代潞安巡抚李汉卿筹划修建了天平渠,明代林县知县谢思聪组织修建了谢公渠,但是这些工程也只解决了部分村庄的用水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林县缺水的状况。粮食产量很低,人民群众生活十分困苦。
1949年林县全境解放,随后县政府组织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水困难的问题。
1957年起,先后建成英雄渠、淇河渠和南谷洞水库弓上水库等水利工程。但由于水源有限,仍不能解决大面积灌溉问题。
1959年,林县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境内的4条河流都断流干涸了,已经建成的水渠无水可引,水库无水可蓄见了底,山村群众又得远道取水吃。经过多次讨论,要解决水的问题,必须寻找新的可靠的水源,修渠引水入林县。但是在林县境内没有这样的水源,县委把寻水的目光移向了林县境外,想到了水源丰富的浊漳河。
1959年10月10日,林县县委召开会议作决定把浊漳河的水引到林县来,时任中共林县县委书记的杨贵发出了“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号召。专门研究"引漳入林"工程。工程决定于1960年2月开工,当时正逢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县只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儿童福利院长不忘初心跟党走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