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产业 促脱贫
按照国家提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要求,生态补偿脱贫一批是其中一项脱贫措施。国家以林业项目建设的形式支持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实现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让参与项目建设的林农增加收入;同时聘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获得稳定的工资报酬。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林业项目资金逐步增多,林业项目资金从1995年每年1-2个林业项目投入200万元,到现在每年有10多个林业项目,2015年投入7300万元,2016年投入1.2亿,这些项目投资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让参与项目建设的贫困户增加收入。
我们县从以下两方面做好生态补偿脱贫工作:一方面是把林业项目新一轮退耕还林、陡坡地生态治理、石漠化治理、防护林建设等林业重大工程的任务和资金,优先安排到贫困乡、贫困村和贫困户;一方面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将森林管护建设任务直接安排到贫困户,从贫困人口中选聘护林员,发放管护工资,提高贫困户的劳务收入。
从我县县情看,现有林地298万亩(2015年二调资料),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51%,60%的贫困人口分布在山区,林地林木等森林资源是山区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林农最丰厚的家产。在贫困地区利用好国家林业项目支持,大力发展林业,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既可以让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可就业,同时又增加林产品有效供给,改善生态状况,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增强脱贫后劲。
实施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工程
提高贫困户参与度和收入水平
自2014年启动实施国家新一轮退耕还林和云南省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以来,到2016年年底,全县有1393户5804人建档立卡户参与林业项目建设,造林13816.6亩,户均实施10亩,按照规定,每亩补助1500元,县级财政第一年将每亩补助种苗费300元,造林补助500元直接打入贫困户一卡通,第三年、第五年验收合格后再分别打入300元、400元。
退耕还林按户均种植10亩计算,种后第一年国家补助5000元,种后第三年补助3000元,种后第五年补助4000元。特色水果种植3年后进入初果期,每亩可有1000-2000元收入,盛果期每亩收入6000-9000元。核桃种植后早实核桃一般为3-4年,晚实核桃一般6-8年进入初产期,每亩可有300-500元收入,盛果期每亩收入4000-6000元。
发展木本油料、特色水果等特色产业
 
兴产业 促脱贫
本文2017-12-12 15:34:01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