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民政局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今年以来,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民政部门的关系支持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密围绕“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结合我区民政工作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社会救助、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理、社会服务、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等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2017年,我区农村保障标准提高到3900元/人、年,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1-10月累计保障19602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87.91万元,人均月补差300元。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4587人次,保障金额53.9万元,人均补差359元,均高于去年同期;共核准79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资金44.42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125.27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6.138万元,为孤儿购买人身意外险,惠及我区10名孤儿;发放临时救助 143.42万元,涉及救助家庭317 户家庭;医疗救助共救助10368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80.1万元,其中重特大病救助26人次,资金58.41万元;“351”政策10%医疗救助3498人次、资金58.8万元。“351”财政兜底共支出12.65万元。救助生活无着人员187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1.6万元。核拨五保供养经费886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25.7万元。
二、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一是做好春荒救济工作。救助人口1920人,其中口粮救济1717人,衣被救济908人,因灾患病、建房等救助600人,及时下拨春荒救灾款20万元,用于春荒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及特困人员的房屋维修加固。二是开展救灾资金检查。联合区财政等部门对乡镇开展上年度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并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发通报,要求相关乡镇切实整改到位。三是做好汛期救灾工作。科学制定预案。悬挂统一标识牌,确保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与区粮食局、好又多超市签订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协议,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充分供应。严明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和请假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并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四是开展防灾救灾知识普及活动。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主要地段悬挂横幅10条,发放《气象自然灾害防御》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摆放防灾减灾知识展板10块,接受咨询500余人次。五是做好山区库区农房保险工作。今年以来,我区严格遵行“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一农户限保一房”的原则,保障农村住房21802户,投入保费34.88万元,完成定损理赔7.5万元,受益农户95户。
三、不断健全社会治理基础体系
一是抓好基层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黄山市社区(村)为民服务办事大厅建设及其运行规范》的要求,完成各乡镇、村(社区)办事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额配置窗口所需的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二是做好“一站通”平台推广应用。联合区卫计委、人社局、工会、残联、房管局开展“一站通”业务培训。截止10月23日,全区“一站通”已经受理为民服务事项2718件,办结2264人,办结率83.3%。三是强化督查推进。严格按照《黄山市强化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民基[2017]7号),下发《关于实行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情况月报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社区办于每月报送办件情况。印发了《xx区强化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服务对象“零上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不断夯实民政社会服务体系
1、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出台了《xx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xx区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实施办法》,扎实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万人访百院”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养老院服务质量。二是扎实做好各类补助发放。1-10月份核发放高龄津贴18131人/次,资金总额158.32万元;居家养老补贴1272人/季次,资金总额22.45万元;为低保、五保、重点优扶老人办理银龄安康险,为226名五保老人办理了养老机构办理综合床位险和护理险。
2、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扎实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一、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共采集十一个大类51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836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1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1100余条,地名标准化处理4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21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1300余条,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800余份(幅),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肯定。二是认真开展地普成果转化。根据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要求,清心编撰地名词典词目23条和收集地名故事72条。三是开展地名命更名工作。今年年完成命名2个(xx印象小区、汇丰花园小区、维佳花园小区),门牌号变更办理180个。
3、扎实抓好殡葬管理工作。一是稳步推进火化。全区年火化遗体约300例,火化率达100%。落实区惠民殡葬实施办法,积极与市殡仪馆对接,认真为丧属提供殡仪政策咨询工作。二是加强公墓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市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和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我区经营性公墓和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开展专题活动。大力宣传,狠抓清明期间安全祭扫工作。开展殡葬管理整治活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4、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严格登记。认真按照社团及民非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履行民政机关登记管理职能。今年,新登记社会组织1家。二是狠抓年检。严格按照要求,狠抓落实到位。今年共年检77家、注销2家,变更11家。三是普及社会信用代码。根据上级《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区完成社会组织数据信息录入83家,完成率100%。四是行业脱钩。目前,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全面完成。
5、依法开展婚姻收养登记。坚持依法登记,提高服务水平。2017年1-10月办理结婚登记595对,离婚238对,补领结婚证179对。向计生报送信息833条,婚检完成551,婚检率93%。
五、不断做好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体系
1、优抚工作精细发展。一是评定优待对象137户、优待金额114万余元。二是通过“一卡制”发放程序为493名优抚对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225.22万元。三是为86名农村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900元、为9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门诊补助4.5万元。四是发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及广大群众2000余人参加清明烈士纪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切实增强了事业心、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五是完成2016年优抚数据库更新工作。六是完成我区2名铀矿开采退役人员申报评残材料整理、审核、请示上报等工作,目前,等待市医疗专家小组鉴定。
2、安置工作深度发展。完成37名退役士兵接收报道、档案交接及办理退役士兵入户手续,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3名退役士兵参加全市培训班,有26名退役士兵参加区级培训班,与人社局联合举办一场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拓宽渠道,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3、双拥工作蓬勃发展。下发《xx区2017年双拥工作要点》、《xx区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七连冠工作方案》和《xx区新一届“全省双拥模范城”考核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员,全力以赴做好全省双拥模范城迎检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区性的迎检纸质材料整理工作、双拥大型广告牌制作安装工作,三个备查点(中山社区、江淮工贸有限公司、新四军军部旧址)各项工作已完毕。
三、2018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民生工程,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救助标准,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公平”。二是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对农村五保等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必要的照料。在实施原有五保供养、农村五保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创新养老模式。三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规范管理运行,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医疗救助。四是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救助,增强救助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全力抓好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农村住房保险试点顺利实施。
(二)继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城乡居民自治水平
一是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巩固提升精品社区创建成果。加快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二是不断提升城乡居民自治水平。继续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村(居)”创建工作,加强城乡居民自治管理的能力和效果。三是巩固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三社联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骨干,加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向社区延伸,确保社区治理格局不断优化。四是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激励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考核体系,加大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培训力度。五是抓好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新任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
(三)继续抓好优抚安置双拥工作,维护优抚对象权益
认真落实优抚政策,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军民共建活动,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做好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倡导形成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风尚。
(四)继续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严格依法登记管理,狠抓全区社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区属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作用,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典型,以党建工作成效促进全区社会组织大发展。
(五)继续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发挥民政社会服务支撑作用
一是抓好全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后续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命(更)名工作,提高区划地名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提升火化率。落实惠民实施办法,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
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2017年,我区农村保障标准提高到3900元/人、年,农村低保做到应保尽保,1-10月累计保障19602人次,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587.91万元,人均月补差300元。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14587人次,保障金额53.9万元,人均补差359元,均高于去年同期;共核准795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资金44.42万元,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125.27万元;发放孤儿基本生活保障6.138万元,为孤儿购买人身意外险,惠及我区10名孤儿;发放临时救助 143.42万元,涉及救助家庭317 户家庭;医疗救助共救助10368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80.1万元,其中重特大病救助26人次,资金58.41万元;“351”政策10%医疗救助3498人次、资金58.8万元。“351”财政兜底共支出12.65万元。救助生活无着人员187人次,累计发放救助资金21.6万元。核拨五保供养经费886人/次,累计发放资金125.7万元。
二、不断提高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一是做好春荒救济工作。救助人口1920人,其中口粮救济1717人,衣被救济908人,因灾患病、建房等救助600人,及时下拨春荒救灾款20万元,用于春荒期间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及特困人员的房屋维修加固。二是开展救灾资金检查。联合区财政等部门对乡镇开展上年度救灾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并就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下发通报,要求相关乡镇切实整改到位。三是做好汛期救灾工作。科学制定预案。悬挂统一标识牌,确保受灾群众转移安置。与区粮食局、好又多超市签订救灾应急物资供应协议,确保救灾物资能够及时、充分供应。严明值班纪律。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领导带班和请假制度,保持信息畅通,并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四是开展防灾救灾知识普及活动。开展“5.12”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在主要地段悬挂横幅10条,发放《气象自然灾害防御》等宣传材料1000余份,摆放防灾减灾知识展板10块,接受咨询500余人次。五是做好山区库区农房保险工作。今年以来,我区严格遵行“政府主导、财政扶持、市场运作”的模式,按照“一农户限保一房”的原则,保障农村住房21802户,投入保费34.88万元,完成定损理赔7.5万元,受益农户95户。
三、不断健全社会治理基础体系
一是抓好基层办事大厅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黄山市社区(村)为民服务办事大厅建设及其运行规范》的要求,完成各乡镇、村(社区)办事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全额配置窗口所需的电脑、打印机、高拍仪等设备,并建立相关工作制度。二是做好“一站通”平台推广应用。联合区卫计委、人社局、工会、残联、房管局开展“一站通”业务培训。截止10月23日,全区“一站通”已经受理为民服务事项2718件,办结2264人,办结率83.3%。三是强化督查推进。严格按照《黄山市强化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民基[2017]7号),下发《关于实行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情况月报制的通知》,要求各乡镇、社区办于每月报送办件情况。印发了《xx区强化基层为民服务中心(站)平台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努力实现服务对象“零上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四、不断夯实民政社会服务体系
1、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进一步规范制度建设。出台了《xx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办法》、《xx区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实施办法》,扎实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开展“万人访百院”等活动进一步规范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养老院服务质量。二是扎实做好各类补助发放。1-10月份核发放高龄津贴18131人/次,资金总额158.32万元;居家养老补贴1272人/季次,资金总额22.45万元;为低保、五保、重点优扶老人办理银龄安康险,为226名五保老人办理了养老机构办理综合床位险和护理险。
2、地名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扎实开展地名普查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我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第一、二阶段的各项任务,共采集十一个大类51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836条。标绘1:1万纸质地图10幅,测量地名经纬度1100余条,地名标准化处理4个,设置重要地名标志39块,制作地名标志登记表21份,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1300余条,生成地名成果图表1800余份(幅),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肯定。二是认真开展地普成果转化。根据地名普查成果转化要求,清心编撰地名词典词目23条和收集地名故事72条。三是开展地名命更名工作。今年年完成命名2个(xx印象小区、汇丰花园小区、维佳花园小区),门牌号变更办理180个。
3、扎实抓好殡葬管理工作。一是稳步推进火化。全区年火化遗体约300例,火化率达100%。落实区惠民殡葬实施办法,积极与市殡仪馆对接,认真为丧属提供殡仪政策咨询工作。二是加强公墓管理。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省市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和民政部等九部委《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加强我区经营性公墓和乡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开展专题活动。大力宣传,狠抓清明期间安全祭扫工作。开展殡葬管理整治活动,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4、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有序开展。一是严格登记。认真按照社团及民非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依法依规,履行民政机关登记管理职能。今年,新登记社会组织1家。二是狠抓年检。严格按照要求,狠抓落实到位。今年共年检77家、注销2家,变更11家。三是普及社会信用代码。根据上级《关于印发社会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全区完成社会组织数据信息录入83家,完成率100%。四是行业脱钩。目前,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工作全面完成。
5、依法开展婚姻收养登记。坚持依法登记,提高服务水平。2017年1-10月办理结婚登记595对,离婚238对,补领结婚证179对。向计生报送信息833条,婚检完成551,婚检率93%。
五、不断做好服务国防和军队改革工作体系
1、优抚工作精细发展。一是评定优待对象137户、优待金额114万余元。二是通过“一卡制”发放程序为493名优抚对象,发放定期抚恤补助225.22万元。三是为86名农村籍重点优抚对象缴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2900元、为90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门诊补助4.5万元。四是发动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生及广大群众2000余人参加清明烈士纪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以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切实增强了事业心、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五是完成2016年优抚数据库更新工作。六是完成我区2名铀矿开采退役人员申报评残材料整理、审核、请示上报等工作,目前,等待市医疗专家小组鉴定。
2、安置工作深度发展。完成37名退役士兵接收报道、档案交接及办理退役士兵入户手续,完成退役士兵安置任务,有3名退役士兵参加全市培训班,有26名退役士兵参加区级培训班,与人社局联合举办一场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拓宽渠道,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3、双拥工作蓬勃发展。下发《xx区2017年双拥工作要点》、《xx区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县)”七连冠工作方案》和《xx区新一届“全省双拥模范城”考核迎检工作任务分解表》,将目标任务落实到单位、人员,全力以赴做好全省双拥模范城迎检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全区性的迎检纸质材料整理工作、双拥大型广告牌制作安装工作,三个备查点(中山社区、江淮工贸有限公司、新四军军部旧址)各项工作已完毕。
三、2018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推进民生工程,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提高救助标准,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阳光公平”。二是完善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对农村五保等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必要的照料。在实施原有五保供养、农村五保机构建设的基础上,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等创新养老模式。三是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筑牢医疗保障底线,规范管理运行,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医疗救助。四是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救助,增强救助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五是全力抓好山区库区农村住房保险试点工作,确保农村住房保险试点顺利实施。
(二)继续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升城乡居民自治水平
一是不断增强社区服务功能。巩固提升精品社区创建成果。加快社区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拓展社区志愿服务和生活服务功能。二是不断提升城乡居民自治水平。继续开展“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村(居)”创建工作,加强城乡居民自治管理的能力和效果。三是巩固提升社区治理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三社联动”,以政府购买服务为牵引,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骨干,加快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支持公益性社会组织向社区延伸,确保社区治理格局不断优化。四是加强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激励机制,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的考核体系,加大社区工作者队伍的培训力度。五是抓好社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新任居委会成员培训工作。
(三)继续抓好优抚安置双拥工作,维护优抚对象权益
认真落实优抚政策,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持续推进军民共建活动,维护军政军民团结的良好局面,做好烈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倡导形成爱国拥军、爱民奉献的社会风尚。
(四)继续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严格依法登记管理,狠抓全区社会组织工作;充分发挥区属社会组织综合党委的作用,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典型,以党建工作成效促进全区社会组织大发展。
(五)继续加强社会事务管理,发挥民政社会服务支撑作用
一是抓好全区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的后续工作和成果转化工作。加大命(更)名工作,提高区划地名规范化管理水平。二是宣传殡葬改革政策,提升火化率。落实惠民实施办法,推进殡葬基本公共服务。
2017年民政局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思路
点击下载
本文2017-12-11 10:20:3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2625.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