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迈步新征程审计自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清晰指明14条基本方略。领会新思想、践行新方略,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审计工作应当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适应新时代,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姿态,进一步发挥特有的治理职能和免疫功能。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当前审计工作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大赋予的新任务、新要求。
一、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不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审计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唯有全面遵从并不遗余力地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审计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从建党到建国前,在党的领导下,审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步成长,曲折发展的光辉历程。以阮啸仙、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审计工作者,在硝烟战火中谱写了中国审计史的光辉篇章,为党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以鲜血和智慧摸索出了符合党情、战情的审计体制,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审计工作。尽管条件极为困苦,处境十分艰难,审计工作始终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贯彻落实党的决议、净化党风,推行党的战时财政政策、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稳定革命根据地经济基础,支援人民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继续实行审计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非常不适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工作没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和支持,没有统一的审计监督制度,也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只有依托财政监察,默默发挥一些微不足道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审计工作由弱渐强,由中国走向世界;审计制度从无到有,由逐步探索到体系健全,审计工作的发展步伐始终与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同频合拍。从《宪法》给审计高点定位、《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制定和修订到加强和深化审计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办法出台,审计经历了从无名无份到风暴叠起再到回归常态监督的过程,审计的职能从最基本的查错纠弊,拓展到监督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个过程是审计事业随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不断成长、不断修正、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审计工作就会举步维艰。我们应当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党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二、要坚持审计为民的情怀不动摇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民审计,审计为民,是审计工作的最高价值取向,更是每一名审计工作者应有的情怀。
有人将中国共产党比作最牛的创业团队,创业团队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全国人民就是这个团队的股东,这个比喻非常精准。审计是这个创业团队的组成机构,要围绕初心和使命,充分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让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依法分享应有的红利,实现幼有所教,壮有所成,老有所养,在迈向幸福的征程中一个不少。
审计工作如何恪守为民情怀呢?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很多,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老百姓听到审计声音、看到审计结果,从而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其次是要广开言路。切实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中,审计中碰到具体问题,要向群众收集审计线索,查处和纠正罔顾民利、与民争利甚至侵吞民利的行为,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
一、要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不动摇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审计工作的优良传统,是审计事业发展的基本经验,无数历史事实证明,唯有全面遵从并不遗余力地服务于党的治国理政方略,审计事业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
从建党到建国前,在党的领导下,审计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步成长,曲折发展的光辉历程。以阮啸仙、谢觉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审计工作者,在硝烟战火中谱写了中国审计史的光辉篇章,为党的历史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以鲜血和智慧摸索出了符合党情、战情的审计体制,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审计工作。尽管条件极为困苦,处境十分艰难,审计工作始终能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贯彻落实党的决议、净化党风,推行党的战时财政政策、促进民主法制建设、稳定革命根据地经济基础,支援人民战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新中国建立初期继续实行审计制度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创建提供了有益借鉴。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复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非常不适合审计工作的开展,审计工作没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和支持,没有统一的审计监督制度,也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只有依托财政监察,默默发挥一些微不足道作用。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审计工作由弱渐强,由中国走向世界;审计制度从无到有,由逐步探索到体系健全,审计工作的发展步伐始终与党中央的战略部署同频合拍。从《宪法》给审计高点定位、《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制定和修订到加强和深化审计体制改革的各种意见办法出台,审计经历了从无名无份到风暴叠起再到回归常态监督的过程,审计的职能从最基本的查错纠弊,拓展到监督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这个过程是审计事业随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不断成长、不断修正、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过程。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审计工作就会举步维艰。我们应当自觉地把审计工作融入党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
二、要坚持审计为民的情怀不动摇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为民审计,审计为民,是审计工作的最高价值取向,更是每一名审计工作者应有的情怀。
有人将中国共产党比作最牛的创业团队,创业团队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全国人民就是这个团队的股东,这个比喻非常精准。审计是这个创业团队的组成机构,要围绕初心和使命,充分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让全体中国人民都可以依法分享应有的红利,实现幼有所教,壮有所成,老有所养,在迈向幸福的征程中一个不少。
审计工作如何恪守为民情怀呢?首先是加大宣传力度。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很多,要通过宣传,让更多的老百姓听到审计声音、看到审计结果,从而了解审计、支持审计。其次是要广开言路。切实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审计项目计划的制定中,审计中碰到具体问题,要向群众收集审计线索,查处和纠正罔顾民利、与民争利甚至侵吞民利的行为,切实做到“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
十九大精神心得体会:迈步新征程审计自担当
点击下载
本文2017-12-01 09:43:00发表“心得体会”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2059.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