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银监局金融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金融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银监分局全面落实银监会及河南银监局关于金融扶贫工作要求。在xx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综合运用政策引导、窗口指导、监管督导、沟通传导等多种措施,强化目标管理,突出问题导向,力促辖内银行业机构摆正立场不动摇、落实政策不走样、立足创新不停步、发展业务不懈怠,有效发挥了监管部门在金融助力精准扶贫中的引领作用。
一、落实顶层设计,抓好谋篇布局。为充分发挥监管引领作用,结合辖内实际,研究制定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实施意见》《xx市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逐渐确立“一二三四”工作布局:一是坚持“一个目标”。即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确保打赢金融助力精准扶贫攻坚战。二是落实“两个责任制”。即围绕小额扶贫信贷这个主抓手,推动银行建立“功能性”和“区域性”的分片包干责任制。三是建立“三大机制”。即坚持问题导向,建立纠偏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建立内生机制。四是推广四个体系。即全力帮助支持卢氏县建立金融扶贫金融服务体系、信用评价体系、产业支撑体系和风险防 控体系“四个体系”,并在全市大力推广。
二、加强政策支持,激发内生动力。在上级授权范围内,最大限度给予银行业机构差异化的政策支持,鼓励银行用足用活政策,加大金融资源向扶贫领域倾斜力度。主要体现在:
一是鼓励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不违背国家扶贫贷款政策、风险可控前提下,鼓励银行在承贷主体、信贷产品、贷款方式和管理手段等方面进行创新,激发银行参与创新的热情,为全市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推动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一是督促银行业机构加快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尽职免责制度,在贷款发放过程中通过明确的尽职要求,强化正面导向,积极调动本行投放积极性。二是要求辖内各银行业机构在对下级机构和工作人员考核中充分体现尽职免责原则,并在日常工作中全面落实该原则。三是对各家银行业机构落实尽职免责制度情况进行检查或抽查,对执行不力的,及时予以纠正。
三是提高不良容忍度。除要求“各行对扶贫贷款不良率高出全行各项贷款不良率年度目标2个百分点以内(含)的,不得作为内部对主办部门考核评价的扣分因素”外,还要求“监管部门对银行业机构设定的不良贷款“控降”目标,扶贫贷款不良率可高于整体不良贷款率2个百分点”。
四是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一方面,按照银监会要求,督促银行建立“四单”制度,即:单列信贷资源、单设扶贫部门、单独研发扶贫金融产品、单独考核。另一方面,要求各二级分行普惠金融工作部门与其他部门必须平级,与公司部、个金部等部门享有同等管理权限,独立对下级机构进行考核,且专职人员不得少于5人。目前卢氏农商行成立了“金融扶贫服务部”,农发行xx分行在卢氏县成立了“扶贫金融事业部”。其他银行机构均抽调5名以上业务骨干负责扶贫小额信贷工作。
五是提高市场准入效率。鼓励金融机构下沉服务重心,为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夯实基础。凡是有利于扶贫工作开展的机构、业务、高管准入,一律加快办理进度。去年以来,新审批分支机构15个。如中原银行在灵宝豫灵开设分支机构,按规定机构开业和高管的审批时限分别为60天和30天,现在一周之内即为其办理完毕。对于暂不具备条件的机构空白村,要求银行继续采取便民金融服务点、金融电子化机具、电子渠道等多种形式提供简易便民服务,尽快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机具、人人有服务”。
三、实施分片包干,实现精准发力
一是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分片包干责任制。在功能性的分片包干责任制方面,由各家银行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金融扶贫方式。如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确定该行主要支持易地搬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截至目前,该行已申报并获批全省农发行第一笔易地扶贫搬迁重点建设基金7,900万元,帮助1,857户近8,000人贫困群众圆了住房梦。申报并获批全省农发行首笔扶贫过桥贷款项目3亿元,有效支持了全县公路交通脱贫项目建设,并使110个贫困村、19,645户63,134人直接受益。今年6月,该行第一批易地搬迁专项建设资金(属省级统贷统还项目)4.8亿元到账,为打赢全县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的支
市银监局金融扶贫工作汇报材料
点击下载
本文2017-11-30 10:43:08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2020.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或者 注册
最新文档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