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发展来料加工情况汇报

栏目:汇报材料发布:2017-11-28浏览:2805下载169次收藏

转型升级促创业  来料加工惠民生

***县发展来料加工情况的汇报

(2010年5月28日)

衢州市衢江区地处浙闽赣皖四省边际,素有“衢通四省”之称,历史上是一个农业大区,区域面积1748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其中农村人口占90%以上,农村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衢江区来料加工业起步于98年,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呈现出六大特点:订单渠道日益拓展、加工品种日益丰富、平台建设日见多样、产业特色更为明显、参与队伍日益扩大、群众增收占比凸显等特点。目前全区拥有来料加工经纪人414人(其中一级经纪人285人),从业人员4.16万人,覆盖21个乡镇95%的行政村,2009年实现加工费收入1.71亿元。来料加工如同一把“金钥匙”,为衢江区农民特别是山区、库区低收入农户开启了创业增收的大门,有效推进了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提升了社会和谐程度,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感想有三个方面:

(一)家门口找到了致富路。来料加工改变了以往衢江区农民只能依赖外出打工的传统就业格局,使一大批走不出家门而闲置在家的劳动力找到了就业门路,特别是一批缺资金、缺技术、缺文化的低收入农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极大缓解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压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务工”与“务农”、“钱袋”与“后代”兼顾的问题。2009年,4.16万参与来料加工从业人员人均加工费达到4000余元,成为农民特别是低收入农户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

(二)邻里间融入了和谐风。农民群众特别是农村妇女从事来料加工以后,不仅有了相对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提高了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明显下降。如峡川镇后叶村75岁邱冬兰老人,子女生活困难,老人的赡养问题经村里反复地民情调处,也一直难以妥善解决,子女之间甚至反目成仇,走上法庭。自从村里发展了节日灯加工基地后,她每月有300多元的加工费收入,老人手头宽裕了,子女负担减轻了,婆媳之间的口角也没了,家里也恢复了往日的和谐。通过发展来料加工后,打牌搓麻将的人少了、比技术谋增收的人多了,邻里纠纷少了、互助解困多了,社会风气好了。

(三)小产业激发了新理念。通过从事来料加工这个小产业的实践和培训,转变了农村群众的就业观、创业观,坚定了创业致富的信心。受红红火火来料加工业发展氛围的影响,一大批妇女、青年逐步转变“小钱不愿赚、大钱赚不了”的传统思想,踊跃加入“务工顾家两不误”的来料加工队伍,顺利实现家门口就业,衢江区农村处处洋溢着来料加工的新气象。尤其是库区、山区下山脱贫的群众,通过在下山脱贫小区(安置点)发展来料加工,使这一群体顺利实现了就业增收,和谐融入当地,真正实现了“移得下、稳得住、富得起”的目标。如乌溪江库区安置新村——廿里镇白马新村,二年时间发展经纪人16人,参与加工人数达1600多人,年加工费收入950万元,成为衢州市有名来料加工专业村。

近年来,衢江区发展来料加工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搭班子、出政策、建平台

一是搭班子。衢江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发展来料加工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政府分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区农办、区移民办、区妇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残联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从组织加以保证,并把来料加工考核列入乡镇、部门的单项考核。二是出政策。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来料加工政策同时,区委、区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来料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来料加工业发展目标任务,并从衢江实际出发,出台了金融信贷扶持、用地用电扶持、重点区域扶持、部门服务扶持、资金奖励扶持等一系列的优惠扶持政策。金融扶持方面,对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作用明显、年发放加工费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来料加工经纪人20万元以下的贷款给予贴息,2009年以来已发放来料加工贴息贷款401.5万元。资金扶持方面,用好省、市来料加工扶贫资金,对库区及下山脱贫安置新村的来料加工经纪人,按不超过年发放加工费总额5%的标准给予奖励,并给予来料加工从业人员加工费收入2%的资金补助;低收入农户来料加工项目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经纪人购置设备、运输费用补贴等,用政策引领来料加工经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发展来料加工情况汇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