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十九大报告学习研讨发言提纲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的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做了一个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对这个报告的感受和体会是多方面的、全方位的,下面我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谈谈我的初步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习近平同志在报告中描述的景象,覆盖到了13亿中国人的所有群体,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温暖。
据报刊统计,在十九大报告中,有两个词出现的频次特别高。一个是“发展”,共出现232次、居首位;另一个是“人民”,共出现203次、排第二。这充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强国?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怎样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补齐身边的民生短板?成为了全国人民热议的话题。
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对我们党坚持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充实和提高。
早在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毛泽东同志也多次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如何理解人民,人民日报的文章提出: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一是从宏观上看,人民是一个整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动力。二是从中观上看,人民由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人民内部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存在具体利益的差别和矛盾。三是从微观上看,人民的利益与每一个人的利益紧密相连。
习近平同志说,“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的集合”。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作为整体的力量不断增强,真正成为社
煤矿安监局副局长十九大报告学习研讨发言提纲
本文2017-11-09 08:33:32发表“发言稿”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301096.html
- 2025 年《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考卷一.pdf
- 座谈会发言:体系抓好思政课教育做好贯彻落实下篇文章(02-19).docx
- 组织部机关支部书记2024年度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02-19).docx
- 在县委理论中心组暨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学习研讨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在2025年市人代会分组讨论会上的发言(02-19).docx
- 医院党委选人用人工作自查报告(02-19).docx
- 宣传部2024年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发言(02-19).docx
- 行政服务中心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验材料(02-19).docx
- 校长在中学2025春季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撷一抹祈望春风掬一程锦绣花开(02-19).docx
- 乡镇领导班子2024年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发言材料(五个带头+典型案例)(02-19).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