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上半年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某市上半年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定不移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主动作为、迅速行动,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xx,助力打造“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争当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跑者和转型发展排头兵。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系统谋划,精心组织,实现高起点开局
(一)成立高规格的领导组织。成立了书记、市长任组长、市人大主任、市政协主席、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高规格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各项工作,协调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领导小组分设五个专项小组,均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分别设在市科技局、市住建委、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和市人社局,负责牵头推进各专项行动。各县区、市经开区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和机构,全市已基本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辖区全覆盖”的组织管理模式。
(二)优化高标准的顶层设计。一是完善政策体系。坚持“吃透上情、把握市情、远近结合、梯度推进、综合施策”的原则,先后出台了《关于贯彻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xx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方案》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5个专项实施方案,构建起较为完备的“1+1+5”政策体系和推进措施。对省里明确的30余项重点工程和今年市里重点推进的137项具体任务,逐条明确牵头领导和责任单位,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了《xx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市领导领衔推进、督查落实等六大工作推进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统筹调度、高效推进,认真执行定期工作会商机制,有效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各专项小组办公室密切协调成员单位推动本专项领域重点任务落实。今年上半年,召开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领导小组、专项小组及办公室等各类工作会议达20余次。
(三)打造高品质的项目平台。我们建立了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项目库,按照“以质为先,宁缺毋滥”的原则,对项目库进行实时更新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储备重点项目967个,总投资6379.23亿元。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联合督查的通知》,着重遴选了14个重大项目(平台),由市级领导重点联系调度,同时突出“过程管控”,由两办督查室、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专委会参加,建立重大项目巡查制度,每季度开展一次巡查,6月30日组织了首次巡查,7月上旬市委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将对我市上半年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集体巡查观摩,推动五大发展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四)开展高频次的舆论宣传。市委宣传部制定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宣传报道工作的意见》,重点加强对外、对上、对下宣传报道。李猛书记参加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安徽日报、人民网等20多家省内外主流媒体参与的“五大发展见行动、党代会精神在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畅谈xx市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和省党代会精神、积极推进五大发展行动的思路举措。倪玉平市长参加了“新理念 新实践 新辉煌——安徽广播新闻协作网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大型全媒体直播”活动。《xx市精准实施“三个年”活动聚力推动五大发展落地见效》信息,作为地市特色做法率先在省五大发展工作简报(第6期)上全文刊登。我市还在“一报两台”等主流新闻媒体开设五大发展专题、刊发通稿,集中宣传报道。为推动政策落地见效,确保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市于6月22日举办送政策进企业集中宣讲会,为全市541家规上工业企业、42家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服务,企业的政策知晓率、获得率不断提升。此外,我们编印了《xx市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材料汇编》和14期《五大发展行动工作简报》。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确保高质量推进
(一)坚持创新发展,培育强劲动能
1.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坚定不移去产能。坚持动态调整和完善“僵尸企业”数据库,全市现有5户“僵尸企业”,按照“重组救活为主、破产关闭为辅”的原则正在稳妥处置。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开展,铜化集团混改取得实质性进展,普济圩农工商产业集团组建工作有序推进;加快盘活低效闲置国有资产,至5月末已盘活资产27.62亿元、土地2483亩、房产16.12万平方米。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稳妥推进。二是综合施策去库存。全省首家出台了《关于加快非住宅商业房地产去库存的若干意见》。以商办地产去库存为攻坚重点,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1-5月份,全市商品房累计可售面积234.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07.97万平方米、商办等非住宅126.14万平方米,去化周期分别由上年末24个月、13 个月、59个月缩减至19个月、11个月、53个月。截至6月底,全市累计完成棚改3238户,货币化安置率达73.8%。三是稳中求进去杠杆。积极稳妥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全市6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46.3亿元,证券化率57.1%,高于全省11.9个百分点。加快不良贷款核销和处置进度。1-5月份,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核销不良贷款19026万元、化解处置不良资产35656万元。严控政府新增债务规模,争取置换债券化解政府性债务11.6亿元。四是多管齐下降成本。不断深化暖企行动,着力推进各项降本增效措施落地。1-5月份共节约企业成本15.85亿元。五是扭住关键补短板。以开展“三个年”(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协调发展提升年、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加大薄弱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有效投入。1-5月我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62.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6.4%;开工72个项目,占年计划的75.8%。
2. 加快构建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实施科技创新环境优化工程。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xx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办法》、《xx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行动计划》等一批政策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创业(中小微企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中小企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二是整合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在全省率先推行“科技创新券”政策,首期发行50万元,申领企业26家。出台《xx市创新创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7修订),资金总额3500万元,较上年增加500万元,增幅达17%,截至目前已兑现奖补资金1216.51万元。推动3家企业实施科技股权激励,推动2家企业实施科技分红激励。三是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印发实施《xx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管理办法(试行)》,设立科技型企业风险池补偿资金5000万元。制定了《关于大力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四是促进创新创业人才集聚。截至目前,全市共招引白雪冬、朴昌浩等10个高科技创新人才团队。五是分类精准施策。初步建立科技型企业库(126家),按照龙头企业、骨干企业、规上企业、初创期小微企业予以分类支持。上半年,新获批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个,落实资金565万元;新获安徽省专利金奖、优秀奖各1个。
3. 积极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一是实施创新平台升级工程。狮子山国家高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pcb国家质检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xx有色公司、安徽蓝盾光电公司分别牵头申报的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已获得省科技厅同意推荐到科技部。xx有色公司联合中南大学筹备申报国家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精达集团申报特种电磁线领域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正在持续推进。二是启动国家创新型城市申报工作。目前,已初步拟定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工作进度计划安排,正在根据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要求,准备编制试点建设方案,计划7月底前完成, 9月前由市政府呈报省政府,力争10月底前由省政府函送科技部。三是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专项资金引导,建立“企业联络员+辅导员+创业导师”三级辅导模式,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备案众创空间17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4家,位居全省前列。累计开展活动56次,服务创客4500余人次,引进创客团队36个,成功注册企业28家。拥有创客团队152个,创客674人,转化科技创新成果32项,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27家,电子商务企业117家,开展各类双创活动124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4. 推进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一是全力推动“三重一创”建设。出台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意见,组织编制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及专项路线图,对接机器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石墨烯等领域一流咨询机构并积极推进合作。二是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活动。1-5月份,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6.3%,居全省第2位,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3.6个百分点。战新产业占比同比提升2.4个百分点。省级铜基新材料基地实现产值320.8亿元,居全省第1位,同比增长26.5%;4个市级基地累计完成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7.1%。三是促进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强力实施“千百十亿”工程。1-4月份,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34.7亿元,增长22.3%,增幅居全省第5位。出台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创建2个省级两化融合示范区和1家国家级、25家省级示范企业。认定128户
某市上半年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本文2017-09-09 19:39:2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