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栏目:工作报告发布:2017-09-03浏览:2768下载212次收藏

关于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千方百计稳增长,多措并举促转型,全市经济运行呈现运行平稳、稳中向好、稳中有忧的总体态势。

(一)运行平稳,主要体现在供需增长稳定。供需两侧发力,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3亿元,增长8.1%。其中,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4%、8.2%和8.5%。

从供给侧看,两稳定一健康。一是农业生产稳定。上半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96.4亿元,增长18.9%,增速居全省第2位。1万亩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田间工程按时序进度推进;全市春播面积比去年增长17.6万亩;夏收粮油面积70.5万亩,其中油菜34.3万亩,小麦面积36.2万亩。二是工业增长平稳。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7.5亿元,增长8.4%。完成工业投资331.8亿元,增长12.5%,其中技改投资270.6亿元,增长30.5%。三是房地产市场总体健康。全市商品住房销售备案7243套、同比增长41.2%,二手住房交易5434套、增长73.7%;商品房去化周期由上年底24个月下降到19个月,其中市本级商品住房去化周期缩短至7个月。

从需求侧看,两稳定一回升。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企稳。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6.4亿元,增长11.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市重点工程完成投资342.5亿元、开工项目123个、竣工项目73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62.2%、91.1%、66.4%。省“大新专”项目完成投资186.96亿元、开工项目74个、竣工项目24个,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55.6%、85%、52.2%。6月底集中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居全省第8位。二是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升级类消费、网上零售增速较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3.8亿元,增长12.6%,高于去年同期1个百分点。三是对外贸易稳步回升。进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增长8.2%,比1—5月份回升8.2个百分点。

(二)稳中向好,主要体现在质量效益提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新业态加速成长有效对冲传统产业减速,结构改革的效果在延伸扩展。一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增长232.5%。铜基新材料等行业保持较快增长。省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基地实现产值397.5亿元,总量居全省第1位,增长16.2%。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等4个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实现产值57.2亿元,同比增长1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444.4亿元,增长35.4%,同比提高26.3个百分点,占规上工业比重由29.9%提高到32.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9.2亿元,增长12.9%。二是企业盈利好转。工业经济效益指数居全省第2位,规上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28.3%,利润增长45.6%,亏损企业亏损额下降33.7%。三是转型平台建设加快。狮子山高新区获批国家级高新区,成功争创国家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节能减排示范市三年绩效总评优秀,资源型城市转型成为全国唯一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的城市。四是市场主体活跃。新增登记注册市场主体5998户,增长31.9%,其中新增企业2183家,增长27.8%。新增城镇就业1.57万人,城镇失业率2.84%。

(三)稳中有忧,主要体现持续增长压力较大。经济运行中的结构性矛盾没有根本性缓解,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需增强,稳中向好的基础尚需进一步巩固。一是工业生产回升势头不稳。受电解铜、水泥、钢材等主要工业产品价格明显回升影响,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5.9%,但受推动工业增加值增长的企业实物产量同比减少以及各行业价格指数保持高位运行影响,规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8.4%。随着下半年去年同期每月产值基数的不断增大,产值增幅上涨空间将不断变小,工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二是部分企业成本压力较大。用工、原材料、物流等成本上涨较快。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缓解,贷款利率上浮比例较大,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达到10%以上。三是投资持续增长基础不牢。上半年,全市5000万元以上项目个数239个,较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3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4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1个,完成投资102.1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上半年,我市房地产完成投资53.9亿元,下降6.8%,增幅低于去年同期33个百分点。四是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上半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84.1亿元,增长10%。与此同时,民生社会保障等领域支出增长较快,民生类财政支出81.4亿元,同比增长15.4%,支出总量占全部财政收入的96.8%,支出增速比收入快5.4个百分点,收支平衡压力进一步加大。此外,公共服务水平与群众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环境治理压力增大,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艰巨。

二、主要举措

为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坚持以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年、协调发展提升年活动为抓手,助力企业实现稳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一)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出台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46条意见,加强分析研判和预警监测,深化“暖企”行动,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新增贷款53.37亿元,直接融资总额38.85亿,发放“税融通”贷款1.75亿元、“4321”新型政银担资金15.09亿元。严格落实“四督四保”制度,组织开展五大发展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联合督查和“重点项目建设调度月”活动,不断扩大有效投入。市重点工程提前一个月实现上半年开、竣工任务。对上争取成效明显,累计争取上级资金30亿元以上。项目融资保障有力,12亿元枞阳县投资公司企业债券、12亿元发投公司绿色债券等获批发行。

(二)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开展产业集聚基地推进年活动,出台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意见,组织编制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及专项路线图,通过后补助方式支持5个产业集聚基地建设。落实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意见,在全省率先设立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出台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促进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加快推进xx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出台将旅游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的实施意见,积极申报天井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增4a级景区2家。持续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申报创建国家农业全产业链开发创新示范区、普济圩农场国家现代农业庄园。农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新增104家。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出台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三个文件”、新型智库建设实施意见,招引白雪冬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园区倍增”计划取得实效,上半年全市开发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0.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9%、财政收入增长34.5%。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去产能,关停矿山企业6家,正在处置“僵尸企业”5家。着力去库存,消化商品房库存30.8万平方米。加大金融“去杠杆”力度,大力发展资本市场股权融资,全市实现直接融资38.85亿元,已批待发151亿元。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节约企业成本18.38亿元。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1.91%,较年初下降0.39个百分点。强力实施108项年度重点改革任务,“多规合一”试点走在全省前列,向市域全覆盖拓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铜化混改、普济圩农场改革取得实质进展。率先开展“多证合一”改革,发放全省首张“九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制定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贯彻落实方案,加快与沪苏浙的等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关于2017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