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某县关于聚焦因病因残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力量攻击的若干意见

栏目:工作计划发布:2017-08-31浏览:2945下载281次收藏

关于聚焦因病因残和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  

   

    今后的x年,全县要实现x个贫困村x户x人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特别是因病、残和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要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更是艰中之艰、难中之难。为聚焦这类群体,集中力量攻坚,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集中攻坚因病、残和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  

目前,我县因病致贫x户x人,因残致贫x户x人,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65岁以上x人。这些群众稳定增收难、“三保障”任务重。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力量攻坚,是落实精准扶贫方略的内在要求,是先难后易补短板的现实需要,是极为紧迫的政治任务,对于确保脱贫质量成色、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县委政府统一部署,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综合施策,精准用力,集中力量解决这些群众脱贫攻坚难题,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如期摘帽,确保2020年与全县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二、加大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帮扶力度  

做好资助农村因病、残和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会用财政、人社等部门对重点救助对象“参合”“参保”进行审核、确定,对因病、残和家庭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给予全额资助。将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其经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医疗救助安规定给予救助。确定重特大疾病病种,明确就医用药范围,合理确定救助标准,分类分段设置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加大临时救助制度落实力度,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制度托底功能,根据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救助标准,优化申请审批程序,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救助时效。  

三、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兜底  

对全县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逐年提高低保标准,保证因病致贫农户在2020年人均年收入达到国贫县标准。孩子上学就业是病残家庭翻身致富的希望,应通过免学杂费、提供助学金、助学贷款等,帮助有能力的孩子完成中专、高中、大学,毕业后推荐就业。落实残疾人扶贫对象生活费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使其年收入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逐步构建以农村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养老保险等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将特殊群众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实现人人有社保,编织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社会安全网。   

四、因户实策,分类指导  

(一)着力提升服务能力,让贫困群众看得上病  

一是加快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满足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需求。二是大力实施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以县人民医院为龙头,加速优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布局,加快实施乡镇(中心)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筑牢、夯实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三是完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性绩效考核制度、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建立科学补偿机制,强化医药费用控制,推进单病种付费改革,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有力维护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四是切实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以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县人民医院为依托,实现全县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相互协作和城乡医疗资源互通共享,方便群众就近就医。  

(二)着力实施就医关爱,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  

一是落实救助保障政策。有效对接国家、市级相关政策,实行建卡贫困患者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后,出院时只支付个人自付费用。将建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选择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患者开展集中救治。根据“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患病情况,按病种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某县关于聚焦因病因残主要劳动力失去能力的贫困户集中力量攻击的若干意见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