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17年上半年市委农工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栏目:工作总结发布:2017-07-24浏览:2440下载179次收藏

2017年上半年市委农工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201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总体要求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在建设美丽乡村、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推进农业产业化、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和镇村环境整治等方面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创新实干,为全面完成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目标任务夯实了基础。

一、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科学布局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全覆盖的要求,全市市、县、乡三级统一制作了“2017-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作战图”,规划了4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布局、示范带和示范片区布局。首先,整体布局全覆盖。市委、市政府提出,2017-2020年全市每年布局3000个美丽乡村建设村点,到2020年实现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各县市区积极落实省、市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要求,自我加压,全市共落实4431个美丽乡村建设村点,是去年的4.6倍,其中省级村点2956个,自建点1475个。其中青原区、新干县、吉水县、安福县可实现3年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其次,区域布局沿线连片。全市紧密结合“全景吉安,全域旅游”,重点围绕“三个沿线、三个连片”布局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示范片和示范点。全市规划布局了“醪桥镇-富田镇”、“泰山乡-螺溪镇”、“枧头镇-汤湖镇”、“大洋洲镇-龙冈畲族乡”4条市级美丽乡村示范带。据统计,全市共规划布局了30余条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带,里程达1022公里,涉及村庄909个16万人,安排了873个村点。布局了25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片,面积达1786平方公里,涉及村庄572个9.1万人,安排了526个村点。第三,村点布局贫困村优先。今年的美丽乡村建设覆盖了494个贫困村,安排了2176个村点(省级村点1815个,自建点361个),平均每个贫困村4.4个村点;平均每个贫困村安排的村点数量是非贫困村点的2.2倍。大部分县市区今年年内实现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明年全市实现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二是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各地结合农民需求和乡村居住功能,突出乡村特点、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因地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井冈山市主动邀请天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院校规划设计团队,对该市精品点进行规划设计,大大提升了村庄规划水平。吉水县财政安排1039万元专项资金用于50户以上村点的建设规划。目前全市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村点达4209个,完成率达95%。

三是积极筹集建设配套资金。目前,全市已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各类资金达24亿元,其中省、市财政配套资金6.21亿元,县、乡财政配套资金6.11亿元,整合各类项目资金7.01亿元,贷款资金4.7亿元。吉水县克服县级财政薄弱的困难,从农业银行融资2.95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2017-2019年分别实施700、600、500个村点,提前一年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万安县对393个贫困村中省级一般村点,每个村点除30万元省市县配套资金外,县财政按照50元/人,200元/人的标准另行安排村庄环境整治补助资金和入户路硬化专项补助资金。安福县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建立并实施了奖补政策,根据群众筹资情况进行美丽乡村建设点布局:对户均筹资1000—1999元的村点,奖补5万元;对户均筹资2000—2999元的村点,奖补10万元;对户均筹资3000元以上的村点,奖补15万元,要求户均筹资要达到3000元以上的村才能作为精品示范村点。

四是深入推进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土坯房、危旧房改造和移民搬迁“三位一体”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市2016年度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2万户已全部竣工,拆除土坯房2530万平方米,其中:吉安县投入6342万元,拆除危旧土坯房26552栋,面积172万平方米,危旧土坯房改造5737户。据初步统计,全市还有3.18万户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2017年省里下达给我市的第一批932户改造任务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对0.9万拟搬迁移民,正在加紧核实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

目前,全市4431个村点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及时实施项目建设招投标,结合农村“清净整洁”整治行动,全面启动了村点的“三清”工作,彻底拆除无利用价值的破败旧房、栏厕、残垣断壁等。完成项目建设招投标的村点达70%以上,拆旧房任务完成80%以上,排水沟建设任务完成40%以上。

二、扎实推进“清净整洁”镇村环境整治

3月以来,全市上下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了一次“清净整洁”专项整治活动,各地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空气清新、河水清澈、大地清洁”的目标正在逐步变为现实。在此基础上,紧接着从6月份开始,利用半年时间,在全市所有乡镇大力开展镇村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其主要工作进展和成效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组织推动有力度。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各地将集中整治活动列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党政一把手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了人员集中办公。采取多种形式营造了良好工作氛围。6月12日,召开了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清净整洁”镇村环境整治等四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在会上播放了镇村环境整治巡查专题片。二是压实了工作责任。各地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协作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永丰、遂川、吉水等地对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对重点区域和重点问题跟踪管理,定期督查,定期销号。市、县两级通过集中督查、专项督查、定期督查、不定期暗访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常态督查工作力度,确保了整治活动有序推进。三是落实了专项资金。县、乡财政分别按照人均不少于40元/年、10元/年的标准预算安排了农村清洁工程专项资金。同时,各县(市、区)财政还另外安排了一定的整治工作专项经费,用于乡镇开展环境整治奖补。

另一方面,重点整治有成效。一是突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大地更清洁。重点对交通干道、河道、饮用水源地、农村中小学校周边以及村庄集中居住区的生活垃圾进行了全面彻底清理,全市共清理卫生死角2.78万处、清理生活垃圾4.67万吨。各地还在农村垃圾治理方面探索了一些新模式、新经验。新干县、永丰县等地积极探索垃圾收集转运市场化外包,新干县沂江乡、吉安县大冲乡垃圾等地推行垃圾兑换商店,青原区新圩镇、永新县莲洲乡试点垃圾分类减量太阳能堆肥处理。二是突出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河水更清澈。各地严格落实“河水制”、“库长制”,强化中小河流治理,严禁滥采乱挖,清理了河流水库管理范围内违法乱占乱建、乱围乱堵现象。进一步明确了畜禽“三区”划分,全面拆除整治水库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基本实现水库“人放天养”。三是突出危旧土坯房整治,环境更优美。各地结合脱贫攻坚、农村安居工程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全面消除无人居住的农村危旧空心房,有碍观瞻的杂烂附属房。截止目前,全市共拆除土坯房面积达2530万平方米。四是突出农村“八乱”整治,农村更整洁。各地全面整治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挂乱贴、乱埋乱葬现象,清理道路沿线违章搭建铁皮棚,整治电力、通讯、广电等线网乱拉乱接,农村环境更加整洁有序。

三、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富民产业发展。第一,谋划部署六大富民产业。为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按照向特色优势要竞争力的发展要求,起草了《关于全力推进六大富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并在6月12日召开的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六大富民产业发展等四项工作现场推进会上进行了专门部署。第二,不断探索提升粮食生产效益。水稻生产是我市最大的一项传统农业产业。为促进粮食水稻生产转型升级,发展绿色大米生产积极开展“虾稻共作”试点示范,组织人员赴湖北省潜江市考察学习“虾稻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并在吉水、青原等地开展试点,面积达1000亩。6月初开始陆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2017年上半年市委农工部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