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农村教育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7-16浏览:2846下载285次收藏

一个强大的国家,她的教育是领先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教育应该是教育的重点,应该是教育的主阵地,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提高人口素质及人均文化水平的程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长期长远,作为农村教育的组成部分――农村教师,农村学生,农村居民(指学生家长),农村学校,都有其特殊性。  

现就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农村教师现状  

1.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农村学校缺乏优质的教师团队,这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热情以及工作态度,从而影响了教育质量。随着时下市场经济时代大潮的汹涌澎湃,有许许多多的农村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审美疲劳”,对自己的日常工作出工不出力,这又导致了一个结果,就是好的老师想办法往城里调动,以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造成优质师资的流失,薄弱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师资力量的薄弱造成教师工作量大,影响了工作热情,进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2.现实和理想差距较大  

诚然,许多的农村老师在刚走上讲台时也曾有过壮志宏图,决心扎根农村,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成为一代名师。然而拗不过一个内容:“现实的骨感,理想的丰满”。最近几年,虽然改善了农村教学条件、改变了农村教育环境、提高了农村教师福利,但是,老师的思想没有转变过来,许多的老师就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对待工作。完成自己该做的事。做到问心无愧就算可以了。  

二、农村学生现状  

1.特殊的学生群体  

由于农村(比如我们吴城)特殊的地理环境,外出务工人员很多,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这些跟随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被称作“留守儿童”。农村教育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面对这个特殊的群体,老师们有着无以言状的苦衷。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城里的孩子的家长极为重视,家长的素质也很高可以给孩子很有效的辅导,很多家长会从小就给孩子报很多补习班,而农村孩子你就得花数倍努力,家长也帮不上忙,所以城里学校在教学上更易出成绩,在农村,很多家长认为自己把孩子送到学校,一切责任就在学校了,根本不考虑配合学校和老师去教育孩子。他们不闻不问,一旦孩子有了什么事,或者学习成绩不好,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抱怨学校和教师,管理上时常会引起家长和学校老师的矛盾,甚至到校吵闹,影响很不好。另外,父母外出打工给留守儿童带来的诸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脱离父母监护,安全隐患凸显;智力发展滞后,学习成绩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为不良等等问题十分严重。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性格比较孤僻、偏执,难以沟通。  

2.农村学生辍学率高  

在小学期间,学生相对稳定,上了中学后,就开始有流失了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较差、教学理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依然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结果是,校舍盖好了,学生变少了。  

三、农村居民现状  

1.为了生计,外出打工  

对于边远的农村,土地贫瘠 ,贫困仍然与其相伴,为了给家庭营造一个好的生活条件,许多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这样孩子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伴了,成为了“留守儿童”。 导致了孩子遇事及处事的意识与方式都远不及城里的孩子们, 只局限于农村局部的生活环境状况,“坐井观天”看不到外面世界的精彩。  

2.文化、思想水平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农村教育现状以及应对策略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