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工商质监局工作总结
2017年上半年工商质监局工作总结
2017年上半年,xx市工商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工商局、省质监局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质量品牌升级战略, 加快“质量xx” 建设;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诚信体系建设。现将2017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商事改革激发市场主体发展作用明显。各项商事改革的叠加效应,使我市企业发展已达到历史新高,截止目前,全市实有企业38246户。其中,上半年新登记企业4270户,同比增长20.1%。
一是 “五证合一”覆盖面持续增大。截止6月20日,全市“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已达总数的92%。工商质监、税务、统计、人社等部门已完成信息共享。“五证合一”营业执照得到社会各阶层和部门的认可和应用,基本实现改革成果共用。简易注销成为企业退出的首选。由我局牵头推进的简易注销改革,成为全省率先实施简易注销的城市之一,提供了“xx模式”。目前,全市已有46户企业选择了简易注销登记,有效解决了企业长期困扰的“退出难”问题,成为企业退出的首选。
二是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稳步推进”原则,首先开展了名称登记改革试点,将全市的企业名称向社会开放,为申请人提供自助查询服务,同时实现了无行政区划企业名称核准全程电子化办理,一市三县冠省名企业名称的申请也可通过安徽省工商综合系统在网上办理、审批。
(二)及时转变以审批代监管的观念,加强部门联动,着力探索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新模式。
一是牵头制定出台了《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实施意见》,对xx市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建立了随机抽查的“一单两库一细则”。印发了《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在门户网站上公布,明确了商标使用管理、农资市场监管等40项抽查事项;市场主体按照行政区域分为市级库和各县区库,涵盖辖区内所有市场主体。确保任务明晰、措施有力、程序规范、监督到位。
二是认真组织“双随机”抽查。整合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商品抽检职能,完善了抽检实施办法,形成了以随机抽查为重点,与专项任务检查、无照经营查处、举报移送案件核查相结合的常态化监管机制,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认真组织开展企业信息公示工作。制定方案,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加强督查、催办力度;同时强化宣传,在报纸、电视、网络等进行宣传。群发短信5万多条,印制年报宣传海报1500份。截止6月20日,内资企业年报率82.74%,外资企业年报率95.19%,个体工商户年报率96.37%,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报率92.26%。
二、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升级战略
(一)深入推进质量品牌示范年活动。2017年是省、市政府确定的质量品牌升级示范年。xx市局积极组织召开了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推进小组会议,制定了《质量品牌升级示范年活动实施方案》和《2017年质量品牌升级工程工作要点》,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推动落实。与xx技师学院联合设立了全市首个质量品牌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安徽名牌暨xx知名品牌评价标准的宣贯培训,邀请了省局领导和专家进行授课,培训企业160余人,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质量品牌意识。
(二)开展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和首届xx知名品牌评选工作。组织召开了第三届市长质量奖和首届xx知名品牌评选工作新闻发布会,1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并在xx论坛进行网上直播;制定了《评审方案》、《评审细则》等工作文件,召开了两项评审委员会会议。加强评选工作宣传,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经过广泛宣传、发动,深入企业进行帮扶、指导,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创牌意识明显增强,共有20家企业申报第三届市长质量奖,145多家企业申报首届xx知名品牌。目前企业申报、资格审查工作已经完成,将按计划开展材料评审。
(三)积极培育和推荐企业争创国家和省级品牌。加强品牌培育,推荐xx玻璃设计研究院申报争创中国质量奖,目前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资格初审,正式入围受理名单。加强安徽名牌的培育,从我市重点企业和今年申报市长质量奖或知名品牌的企业中,筛选了25家企业进行重点培育,指导和帮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向省质监局推荐争创安徽名牌,组织拟申报企业参加了省质监局组织的申报工作培训。
(四)进一步完善质量品牌奖励机制。积极向市政府汇报争取,出台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工作实施方案》,对涉及工商质监系统的质量品牌奖励政策进行了整合,进一步扩大了奖励范围、提高了奖励标准,对获得市长质量奖企业一次性奖励60万元;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对获得安徽名牌、xx知名品牌企业分别一次性奖励20万元、10万元,积极引导全市各行各业争创品牌的热情。
三、标准化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发展
(一)搭建标准化工作体系,以市政府名义出台《xx市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突破全市标准化工作的政策瓶颈,对主导制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安徽省地方标准的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100万元、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建立了标准化工作长效奖励机制。
(二)突出标准引领作用,推动全市企业参与国内外标准化活动。中国电科集团第40研究所制定的《sbma系列盲插射频同轴连接器分规范》国际标准发布实施;推动安徽昊方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上半年工商质监局工作总结
本文2017-06-28 07:47:04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8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