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区卫计局工作总结
2017年上半年区卫计局工作总结
上半年以来,区卫计局紧紧围绕市区下达的卫生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和全年工作总体思路,继续以深化医改和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为重点,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卫生计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打下扎实基础。
一 、上半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化基层医改和卫生计生管理体制改革
1、促进乡镇村级卫生计生业务深度融合
卫生计生机构整合以来,乡镇办充分发挥卫生技术服务优势和计生组织网络优势,进一步完善机制和工作制度,促进乡镇村级卫生计生业务深度融合。
一是制定定期例会制度。乡镇卫计办定期召开卫生计生工作例会,听取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村(居)、村卫生室负责人汇报,了解工作进展、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将妇女体检、婚育咨询、优生优育随访、妇幼保健、儿童计免、宫颈癌筛查等公共卫生项目有效整合,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完善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努力推进计生卫生信息资源互联互通,乡镇卫计办每月将计划生育管理目标人群的出生信息、入户信息、新婚怀孕信息导入平台,各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对照这类人群,进行摸底登记,建立档案,上门做好孕产妇以及新生儿随访工作,对于出生未上报、或者出生新生儿没有接种人员进行摸底反查,杜绝了在考核期间出现政策外未上报或者儿童漏接种、孕妇和产妇未随访等猝不及防的现象,有效实现妇幼工作信息与计划生育全员人口信息数据库的互联互通,有力促进工作深度融合。
三是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乡镇办与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站以及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作出“一体化”考核要求,做到两项任务同布置、同督促、同考核;制定了《卫生计生考核奖惩办法》,加强对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和计划生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补助。
2、强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
一是组织市区两级专家开展了2017年度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第一季度考核工作。考核工作严格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通过现场抽查、电话核实等方式进行考核;用过考核及时、动态的掌握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情况和实施效果,并持续加强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任务。
二是及时预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资金。按照各医疗机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及时预拨第一季度各项补助资金199万元,其中基本医疗补助经41万元,公共卫生补助经费158万元(其中: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经费75万元,督导考核经费14.5万元;村卫生室补助经费52.5万元;卫生监督协管经费6万元;区妇幼保健所妇幼保健工作督导考核经费10万元);预计二季度将预拨补助资金100万元,上半年预计共预拨补助资金299万元。
3、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
全面宣传《铜陵市郊区全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举办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培训班,深入解读签约模式、内容和流程,要求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认真做好签约后的服务。上半年共发放“致居民的一封信”6000份,各医疗机构集中宣传35次,上门入户1000户次,宣传人次5000余人,制作宣传栏3期;全区共签约33652人,签约率42%,其中有偿签约5252人,有偿签约率6.6%。
4、做好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
按照市卫计、财政、社保等部门印发的《铜陵市退出村医生活补助发放工作实施意见》,积极开展退出村医调查摸底工作,按照两级审核、两级公示的规范程序,确认2017年新增符合村医退出生活补助发放资格人员2人,上半年累计为24名退出村医发放生活补助4.02万元。
(二)加强医疗服务监管
1、启用基层卫生信息专网
市卫计委统一部署下,我区各医疗机构以年预付费的形式与铜陵移动公司签署三年专网线路使用协议,对医保和基层卫生专网进行了整合,同时完成专网接入、业务终端运行、业务迁移等工作,实现一网多用,减轻了基层医疗机构费用,为基层卫生信息专网全面应用创造了条件。
2、开展医疗安全专项检查
组织开展医疗机构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医院感染管理、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情况、医疗废弃物处理等内容的专项检查活动,督促基层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行为,提高医疗机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消除院内感染隐患,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3、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联网管理
利用《医疗机构注册联网管理系统》平台,录入全区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信息,实现医疗机构信息全国联网和医疗机构动态化监管;开展执业(助理)医师定期考核工作,其中郊区大通镇卫生院、村卫生的执业(助理)在人民医院实行定期考核,其他医疗机构分别在市立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普济圩总场医院实行定期考核。
4、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规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全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室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全部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通过省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为全区在岗的卫生技术人员实行全员培训并获得学分,2017年通过双卫网、好医生项目、华医网项目3种途径实现远程继续教育,有效提高业务人员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
(三)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
1、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一是积极开展 “全面两孩”政策的宣传服务活动。通过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意见》和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坚持和完善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的宣传与解读,切实增强舆论引导,准确把握群众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在2016年广泛宣传“全面两孩政策”的基础上,今年着重在重点人群中做有针对性的宣传,鼓励二孩生育,控制政策外多孩出生。截止到5月中旬,全区二孩出生263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15人,增长率77.7%;无政策外多孩出生;二孩在孕150人,二孩期内办证190对。
二是开展生育意愿调查摸底工作。结合元旦、春节期间的“全员人口档案信息”核查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一次生育意愿调查摸底工作,本次统计二孩生育意愿803人。
2、完善全员人口数据质量
一是开展“全员人口档案信息”核查工作。根据铜陵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元旦、春节期间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我区及时制定区级工作方案,开展了一次以漏管、漏档、漏报为重点的清理清查活动,针对我区“全员人口档案信息”制定核查说明、明确序时进度,同时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2017年郊区卫计局业务督查范围。
二是加强日常数据监控。抓主抓重,加强日常数据监控,尤其加大对基层的现场解惑释疑工作,帮助其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4月份,对全区各乡镇办计生工作业务进行了现场督查指导,通过对全员数据抽查、流动人口网络化协作平台、信息交流平台比对查找问题,落实解决办法,并督促其整改到位。
3、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工作
一是开展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工作。年初组织人员实地走访了2017年新增的203名计划生育奖、特扶对象,完成资格复核工作。
二是完成对往年689名计划生育奖特扶对象的年审工作,并于4月底已打卡发放奖、特扶资金146.616万元。
4、全力提升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家庭发展服务阵地建设力度。积极开展计生家庭发展能力建设创建活动,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e站和幸福生活e站相关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服务阵地功能作用,满足广大居民各项家庭发展服务需求。上半年各乡镇办依托服务阵地,开展就业培训、优生优育知识和家庭文化讲座21场次,参训人数达800余人次,为120余个家庭提供生活指导和家庭保健咨询,节假、课余期间看护留守儿童28人次,为19位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抚慰。其中桥南办金苑社区和大通镇大院村的家庭发展服务中心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家庭发展“十百千”工程示范点。
二是扎实推进计生特殊困难家庭扶助工作。加强对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的联系帮扶,建立健全联系人工作机制,确保“三对一”帮扶措施落实到位。结合市卫计委开展的专题调研活动,全面了解计生特殊家庭生活现状,督促各乡镇办逐一梳理落办走访户反映的相关诉求,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在生活、生产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突出对失独家庭中的老人的关怀关爱,推行生活照料、家庭医生签约、经济扶助一体化服务,使特殊家庭能全面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今年以来全区广大计生协会会员、志愿者和结对联系人员共开展各类帮扶活动300余次,特殊家庭成员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102人,发放各类慰问救助资金1.2万余元。发挥人口基金扶贫济困的积极作用,为15户特殊困难家庭提供7500元的慢性病补助,为46户失独家庭发放两节慰问资金2.3万元,全方位帮助特殊家庭成员走出生活和心理困境,使他们失独不孤独、身残有人帮,节日有“远亲”,平日有“近邻”。
三是加快医养结合示范创建工作进程。积极组织申报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中心项目,安铜办养老康复中心、桥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6个单位先后完成申报工作,通过着力构建以养老机构增强医疗康复功能,医疗机构强化养老照护能力,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协作发展,社区家庭医生与老年人签约居家医养,以及民营资本投资兴建的社会专业医养机构养老模式共存的“五位一体”医养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有效融合,发挥功能叠加效用,全面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促进和养老照护能力。目前全区5家乡镇养老机构皆就近与医疗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医务人员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健康管理
2017年上半年区卫计局工作总结
本文2017-06-13 09:07:35发表“工作总结”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7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