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法与体会
民盟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法与体会
民盟xx市委自2009年以来,积极响应民盟中央有关开展社会帮教工作的指示,组织盟内志愿者参与各种社会帮教活动,在社会上取得良好赞誉,扩大了xx民盟组织的社会影响。2009年xx民盟组织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签订精神文明共建协议,除了开展监所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心理、法律援教活动外,在干警们支持下对部分罪错青少年进行一对一帮教活动,以通信、指导读书、谈心、走访家属等形式鼓励帮教对象积极改造,学习重归社会技能,稳定他们改造成果。到2011年成功完成全部工作,取得了很好帮教效果,也获得了一定的帮教经验,盟员志愿者的帮教热情也得到了有效激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司法制度改革的决定,假释和缓刑人员将主要依托社区进行矫正,社区矫正工作大量增加。201x年盟中央提出深入开展社会帮教“黄丝带行动”,民盟xx市委结合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及时加以研究,针对xx实际,以社区矫正作为社会帮教的重点,开展新的一轮帮教工作。
努力创新帮教工作 搭建平台服务社区
民盟xx市委多年来一直把社区精神文明共建作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民盟市委和各区县组织及部分直属组织都与社区签订了共建协议,在社区开展文艺骨干辅导、教育、医务、法律咨询等各类社会服务工作。201x年民盟社会服务工作(成都)会议召开后,民盟市委领导班子结合学习三中全会有关司法改革的部署对会议精神的落实进行了专题研究,大家认为要抓住改革契机,结合盟员专业特点和智力优势,将社区共建和社区矫正有机结合,创新帮教与社区工作结合新形式,开拓社会帮教工作新局面。根据主委会议要求,民盟xx市委建立了志愿者服务总队之阳光矫正团队,在做好一系列相关基础和准备工作后于201x年正式启动;并与江苏路街道,龙华街道、芷江西路街道签署共建协议和社区矫正协议作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平台。在开展工作时注意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即民盟市委和所在社区民盟区委共同参与。在工作方式上注重内外联合,区司法局事先对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和政策指导,社区司法所对工作进行有效配合。在工作中,民盟志愿者不纠缠判决结果,重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以3个志愿者(心理咨询师、教育专家和律师)帮教1个矫正对象,首批3个社区共14位对象,每月1次谈心活动,以三年为一个阶段,打造成具有xx民盟特色的“黄丝带”行动。志愿者阳光矫正团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及时总结工作情况、改进工作方法,并对一些特殊对象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
xx民盟阳光矫正团队坚持以人为本、以心换心,鼓励矫正对象增强立足社会、直面人生的信心和能力,并在心理、法律、生活、就业等方面提供真诚的帮助、服务和指导。阳光团队请司法局有关人员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要求对矫正团队进行了矫正培训。阳光矫正团队制定了矫正宗旨即:让每一个矫正对象都能遵纪守法,热爱生命,感恩社会,重树信心,顺利回归社会。矫正理念为尊重平等、据理教化、阳光矫正。
实践证明,这是取得社区和民盟组织双赢的有效途径,一方面民盟组织需要这样一个社会服务的平台,另一方面社区司法所也可以借助民盟志愿者的帮助改变只有管,无力教的现状。通过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社区获得了高智商的帮教志愿者,盟员反哺社会的积极作为也为组织扩大了影响。
科学制定帮教方案 追求最佳矫正效果
为了有效开展矫正工作,经过团队的反复推演,制定了得到区司法局和街道社区肯定、同时又深受矫正对象喜爱的科学矫正方法。
1、由1名律师、1名心理师和1名教师共3名盟员组建成1个矫正小组。每个矫正小组负责对1名矫正对象进行矫正。矫正小组做到满怀同情心与爱心,重
民盟社区矫正工作经验做法与体会
本文2017-05-23 18:56:11发表“汇报材料”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wenmi123.com/article/296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