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文秘网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县委副书做好两类人精准帮扶的调研报告

栏目:调研报告发布:2017-05-23浏览:2314下载152次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扶贫座谈会上向决战贫困发出总攻令,指明了加快脱贫攻坚奔小康的努力方向。当前,正值xx奋力推进整县脱贫关键时期,做好农村“懒人”和有依无靠“空巢”老人这两类特殊贫困群体精准脱贫工作,对于如期实现整县脱贫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就如何做好“两类人”精准脱贫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一、现状与问题
  今年以来,xx围绕在全市率先整县脱贫这一艰巨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出了符合贫困山区实际,具有xx特色的“2+1”、“1+1”工作推进机制,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但受自身因素和政策限制,农村“懒人”和“空巢”老人已成为精准脱贫的特殊群体,也是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亟待引起重视、积极研究解决。“懒人”就是年龄不满六十岁、有劳动能力,但怕担风险不敢干、不会谋划不会干的思想上的懒人,或好逸恶劳、长期养成好吃懒做恶习的身体上的懒人,他们主观上脱贫愿望和内生动力不足,致使“六个一批”、行业配套支持计划等精准扶贫帮扶措施难以与其有效对接,成为看似扶得起、实际上难扶起的特殊群体。“空巢”老人是年龄偏大、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有子女作为法定赡养人,但赡养人因入赘、远嫁,或外出打工多年杳无音讯,无法有效履行赡养义务,靠自身又难以脱贫、靠政策兜底又不符合条件的特殊群体。据调查,“两类人”约占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的3%。从数量上看占比不大,但从难度上看,是脱贫攻坚当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是整县脱贫最大的短板。要实现整县脱贫,就必须有效破解这“两类人”精准脱贫难题。
  二、探索与实践
  针对贫困户特别是“两类人”精准脱贫问题,xx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想办法、谋对策,积极探索实践,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精准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耐心开展经常性教育引导,促进“懒人”等脱贫困难户转变思想观念,最大限度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比如,长角坝镇针对贫困户赵某父子两人好逸恶劳、自我脱贫意愿不强的现状,安排镇村包扶干部持续上门宣讲扶贫政策,耐心开展思想教育和帮扶工作。同时,及时安排该村党员养蜂大户庞某指导和督促其在家养蜂、为实现脱贫提供产业支撑,并帮助其34岁的儿子积极应聘京东集团的xx专项招聘,成功实现“造血”。
  二是精准选派产业大户结对帮扶。产业大户在农村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他们所选择的产业和创业致富模式,更易被周边农户接受和模仿。精准选派好产业大户结对帮扶,带领贫困户共同发展产业增收,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长角坝镇龙草坪村曹某,儿子入赘河南、女儿远嫁外地;教场坝村钱某,儿子、儿媳长年外出务工,家庭十分贫困,又无法纳入政府兜底范围。该镇安排当地有名的养鸡产业大户肖某与他们结对,帮扶发展林下土鸡养殖,并在鸡苗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上提供全程服务。目前,曹某养殖的100只土鸡即将出栏销售,预计可增加收入4000元左右;钱某养殖的50只土鸡已全部销售,增加收入2100元。
  三是精准发挥农业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经营理念、发展模式、产业技术等优势,引导贫困户将土地、山林等资源流转到
解锁后支持完整在线阅读或下载编辑海量优质内容资源

县委副书做好两类人精准帮扶的调研报告

点击下载
分享: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确认删除?
    QQ
    •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回到顶部